【圖輯】汶川震後十年 新老北川航拍對照

【圖輯】汶川震後十年 新老北川航拍對照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十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奪去近7萬人性命;在7萬位遇難者當中,有2萬人就在北川。十年後,有攝影師用航拍機對照新老北川的面貌。震後,許多倖存者舉家遷徙到新北川縣城,其位處安昌鎮以東約兩公里處,新縣城取名為永昌鎮,寓意「繁榮昌盛」;然而,新生活開始了,回憶和傷痛卻沒能埋在地震的廢墟裡--從新北川到老北川只有三十公里,中間隔著的是生與死的距離。

北川縣於汶川大地震中遭受毀滅性破壞,遺址的災區景象被完整保留,是世上原貌保護規模最大、地震破壞最全面、次生災害最典型的地震遺址。(視覺中國)
北川縣於汶川大地震中遭受毀滅性破壞,遺址的災區景象被完整保留,是世上原貌保護規模最大、地震破壞最全面、次生災害最典型的地震遺址。(視覺中國)
4月7日,泰國公主詩琳通訪川的首站,就定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視覺中國)
從新北川到老北川只有三十公里,中間隔著的是生與死的距離。 (視覺中國)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吸引遊客來訪,引申了此舉是否不尊重死者的道德問題。主張禁止遊覽遺址的意見認為,到地震遺址旅遊是「看別人的傷疤為樂」、「將快樂建立在悲傷之上」,是不尊重地震死難者的行為。(視覺中國)
另一種意見指,遺址開放參觀,可讓觀者能緬懷死難者、感受救災力量。(視覺中國)
十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奪去近7萬人性命;在7萬位遇難者當中,有2萬人就在北川。(視覺中國)
新老北川,相距約30公里,不到一個小時車程。一端連接著北川的現在,一端連接著北川的過去,他們分別記錄著災難後的新生與災難時的毀滅。(視覺中國)
高空航拍新北川,長方形的體育場格外醒目。(視覺中國)
新北川的高樓和建築坐落在群山之間。(視覺中國)
新縣城是全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沿著永昌大道一路走去,不同職能的政府機關、醫院、圖書館、文化館、以及國有四大銀行,全部坐落在羌族建築之中。 (視覺中國)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