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mazon涉向商品供應商施壓 疑違反壟斷法受查

日本Amazon涉向商品供應商施壓 疑違反壟斷法受查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日本大型綜合網購網站Amazon涉違反「獨佔禁止法」(反壟斷法),昨天(8日)接受公正交易委員會調查。

日本Amazon為於千葉的貨倉。(Getty Images)
日本Amazon為於千葉的貨倉。(Getty Images)

日本Amazon被指涉嫌要求商品供應商,提供較其他網購網站更優惠價格,以低價吸引顧客壟斷市場。在日本,網購網站售賣商品需與供應商簽約,Amazon被指在簽約條文中加入了「需與競爭對手同價或更低價」,涉違反「獨佔禁止法」中「禁止綑綁條文交易」部份。

保持龍頭地位感壓力

日本網購近年急速成長,除Amazon,樂天、日本Yahoo等亦是常用的網購網站。據經濟產業省統計,電子貨幣交易去年規模增加7.6%,總額高達13.8萬億日圓(約9600億港元),但Amazon仍因競爭對手眾多倍感壓力。

去年6月歐洲Amazon為搶攻電子書市場,被指以不恰當方法與書商簽約,涉違反壟斷法遭調查。日本出版業界亦早有呼聲,指日本Amazon在販賣電子書時,會要求書商提供一定回佣,否則會限制部份書籍上架,疑強迫書商簽約。

(朝日新聞)

關稅戰|大摩指美零售商提前積累存貨 緩解措施對首季業務影響

撰文:格隆匯
出版:更新:

美國於上月初宣布向全球逾百個貿易伙伴開徵「對等關稅」,其後又宣布對個別貿易伙伴降低或暫緩徵稅。其中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稅率,一度高達145%,更有報道指出中美兩地貨櫃碼頭未見有船泊岸。不過有大行發表報告,指出個別美國零售商早已備貨,降低對首季季業績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研報稱,亞馬遜、Big 5 Sporting Goods、斯凱奇和法思諾等公司均已提前下訂單並囤積庫存,以試圖減輕關稅影響。亞馬遜高管在該公司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迄今能夠避免大範圍漲價,部分歸功於該公司及第三方賣家的提前採購。

美國電商企業Amazon。(Getty Images)

零售商指全年庫存保持高水平

報告又引述Big 5 Sporting Goods和斯凱奇均指出,囤積庫存作為應對關稅的短期解決方案,在第一季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關稅影響。與此同時,法思諾高管預計,隨著該公司應對新的關稅,其庫存水平將在全年保持高位。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