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城寨英雄(二)】九龍城寨特產「握手樓」 跨一步即可逃生

撰文:余秋婷
出版:更新:

提起「九龍城寨」這四個字,常人會聯想是「三不管」地帶,但老街坊卻住得安穩,當年有4萬多人聚居,是真正的「架床疊屋」,造就了一幢幢的「握手樓」,手一伸,便可向鄰居借鼓油,遇火災,腿一跨,便可到對面大樓逃生,鄰里關係異常緊密。
但寨內的物業沒有地契,只能靠福利會作見證人,單憑一個「信」字,而且初期無水無電,要靠福利會與政府、供應商等交涉。
眼前五位街坊你一言我一語,耳邊傳來左右聲道的環迴立體聲,彷彿置身電影《七十二家房客》之中。
(三之二)

五位九龍城寨街坊福利會成員,回看昔日相片,細數城寨特式建築。(鍾偉德攝)
《城寨英雄》有很多在廠景拍攝的部份,但能夠做出城寨街巷的空間感。 (mytv截圖)
《攻殼機動隊》劇組早前來港取景,可惜原本的城寨早已不復存在,只好改裝近似的油麻地街道。(影片截圖)
由於城寨為三不管之地,即使是業主都沒有地契。(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業主無地契 靠福利會做證

73歲的劉先生,自6歲住在寨內的鐵皮屋,直到清拆時才遷出,當年他47歲,可算見證城寨變遷。七、八十年,城寨多為一、兩層的石屋、鐵皮屋,那時還有自發的打更隊,不時巡邏,大喊「小心火警」,後來,港人住屋需求大增,寨內人口增加,有生意人看瞄準商機,向城寨居民收地,建成十多層的高樓,漸形成密集的「握手樓」。

鐵皮屋被收,劉先生獲分發一個單位,但由於城寨為三不管之地,他根本沒有地契,亦不用交差餉、地稅,「手上僅一張沙紙而已,大家講個『信』字」,一張所謂「沙紙」寫明買方、賣方、交易日期、單位價格等,清清楚楚,買賣雙方簽署,福利會做見證,再蓋印作實,程序就完成。

【真.城寨英雄】港英強攻拆寨 居民憶圍城一刻 他們今在何處?

通道頂是密佈的電線、水管,日光之下,城寨之內,仍然非常昏暗。(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己用水自己擔 電線交織如蛛網

解決買賣合約,還要面對水電供應及衛生的問題。城內沒有供水,大家要手執水筒,到老虎岩(即現時的橫頭磡)擔水,當時獅子山有條排洪橋,在水渠旁邊挖坑,取用滲透的地下水解決日常所需。當時,更有些老人家體弱,難以擔水,年輕人會以5毛一擔水作招徠,經營一盤小生意。

葉德偉解釋,如果要「有水上樓」則需要挖地鋪設地下水管,由於城寨的地形複雜、地基不穩,任何大型工程均有機會影響結構,政府亦不敢處理,後來亦只在寨邊的東頭邨道、東正道等位置設街喉,解決食水問題。

至於電力方面,街坊福利會與電力公司聯繫,之後到每個單位安裝電錶,亦幫忙拉線,不過寨內街道上都是線,有電視天線、電話線等,亦有膠水喉,斷了不會修,只會再駁一條新的,互相交織,而這些如蜘蛛網的電線遮陽光,使外人眼中的城寨更陰森。

由於樓宇相連,小朋友甚至在天台走來走去,十分危險。(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握手樓火災 跨一步即可逃生

城寨面積僅2萬6千平方米,卻有多達20條街道,最高峰時住了8000多戶,人口竟高達4萬多,是真正的「架床疊屋」,造就了一幢幢的「握手樓」,手一伸便能向鄰居借豉油,樓與樓之間僅幾寸之遙,因此兩戶人不能同時打開窗戶。

環境惡劣卻吸引不少人入住,全因當年住屋需求大增,而城寨內租金特別低。陳存全與妻子倆原居九龍城的板間房,與鄰居多磨擦,1979年遷入城寨,房租約莫800元,在市區僅能租板間房,而寨內則租到一整個單位,「都叫做有一個自己的空間。」

【寨中人】真‧城寨街坊福利會平反:「罪惡之城」讀書人多

不過擠迫亦有其好處,劉氏一家曾靠「握手樓」逃生,樓下籐器店火災,劉先生一家人居於六樓,後樓梯被鎖,而三樓則對正旁邊大樓的走廊,他們一家落到三樓,就一手抱起初生兒交給對面樓街坊,再一腳跨過去,離開火警現場,她還笑說絕不驚險,因為樓與樓之間的空間狹小,陳祥全插嘴道:「不用懂武功,你跳下去都會被卡住。」

清拆時,街坊福利會成為街坊代表,向政府爭取合理補償。(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城寨密度之高,樓宇間沒有空間,形成了握手樓的怪象。(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