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撐韓遊 旅客免費Note5借用服務

三星撐韓遊 旅客免費Note5借用服務
撰文:區慶威
出版:更新:

去韓國旅遊,可以獲得免費的Samsung Galaxy Note 5?免費是免費了,不過只是借給你用,5天而已。韓國觀光公社將會聯同Samsung及網絡商SK Telecom,每個星期向大約250位由首爾的主要機場抵達韓國的旅客,借出一台Galaxy Note 5作最多5天的免費使用,希望藉此宣傳韓國的高科技。

每一台借用的Galaxy Note 5,都可以享用1GB的數據用量。(GettyImages)
每一台借用的Galaxy Note 5,都可以享用1GB的數據用量。(GettyImages)

這個計劃將會在二月底推出,每一台借用的Note 5將會有1GB的免費數據可以使用;不算多也不算少,對於已經習慣了沒有無限數據的香港朋友來說,應該是足夠使用的了。有興趣的朋友,月底的時間可以到韓國觀光公社的網站,留意有關細節。


Android小平板出路在哪?專家拆解:輸給iPad真正原因不止是生態

撰文:中關村在線
出版:更新:

在如今Android平板尺寸越做越大的趨勢下,8英寸左右的小尺寸平板似乎被逐漸邊緣化。大多數廠商將精力集中在10英寸以上的產品線上,而市面上仍然在堅持高性能小平板的,幾乎只剩下聯想的小新Y700。

即便如此,它的更新節奏也不算積極,晶片還停留在驍龍8+的階段。那麼,Android小平板真的沒有出路嗎?它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既能滿足用戶需求,又具備市場生命力?

Android小平板到底應該點樣做?(中關村在線提供)

首先要明白,目前大多數廠商在宣傳平板時,強調的是其二合一屬性——既能娛樂,又能辦公創作。廠商常常宣稱用戶可以在平板上完成工作、繪畫創作,只需額外購買鍵盤和手寫筆。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平板既無法完全替代手機的便攜性,也不能真正成為高效的生產力工具。許多用戶在嘗試後發現,這些功能往往只是廠商的「營銷美夢」。就像小時候的小霸王學習機之所以能賣出去,是因為披着「學習」的外衣,平板如今的「辦公屬性」也只是為了解決「心安理得消費」的心理障礙。

安裝了鍵盤的Android平板(中關村在線提供)

平板之所以越做越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營造出「更接近辦公用途」的感覺,從而提升購買理由。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大屏真的適合高性能使用場景嗎?答案恐怕並不樂觀。

許多廠商宣傳平板玩《原神》、《PUBG mobile》,但實際使用中會發現,大屏平板笨重、操控不便,手指夠不到按鍵,畫質被拉大後也不盡如人意。這種使用體驗遠不如小尺寸設備更自然、更緊湊,反倒顯得高性能是在「浪費」。

因此,一個更現實也更高效的方案是:大屏平板主打影音和輕度學習,配置夠用即可,小屏平板才是真正適合追求高性能和高體驗的設備。大學生們看網課、記筆記、學習備考,這些場景對性能要求並不高,反而對續航和存儲有更高的需求。建議大屏平板從256GB存儲起步,滿足大量資料存儲需求。而小尺寸平板,則應當瞄準對性能、操控體驗有高要求的用戶,比如遊戲玩家、出差人士、閲讀愛好者等。

Android平板與ipad mini大小對比(中關村在線提供)

當前市場上,真正符合「高性能小尺寸」定義的產品只有兩款:iPad mini和聯想Y700。而Android廠商普遍不願涉足這個領域,一個重要原因是成本結構的不同。小尺寸平板的屏幕、機身外殼等組件需要單獨定製,無法像大屏那樣採用標準化零部件,造成成本上升。而小尺寸平板的總銷量又難以達到規模化效益,自然無法攤平成本。

高性能小尺寸平板聯想Y700👇👇👇

市場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Y700在售多年,評論數只有5萬出頭,而iPad mini 6三年多時間內的評論已超過20萬。由此可見,小尺寸平板是一個小眾市場。但這並不意味着它沒有價值。相反,對於那些經常出差、對便攜性有極高要求、或專注遊戲體驗的用戶,小平板正好滿足了他們的核心需求。

如果Android廠商決定「卷」進這一領域,究竟該怎麼做?答案其實並不複雜。

第一,屏幕必須鎖定在8英寸左右,最好是3:4比例或接近iPad mini的屏幕尺寸和手感。屏幕素質要高——分辨率2.5K以上、刷新率至少120Hz、高採樣率、等邊設計、視覺觀感舒適。這是基礎。

其次是性能選型。在當前硬件環境下,天璣9400或其Plus版本可能是性價比最優解。相比驍龍平台,天璣可能帶來更低的成本和更優的功耗控制。而且發布時機若選在旗艦晶片降價期,也能進一步壓縮成本空間。

續航方面,小屏平板的電池容量可做到7500mAh甚至更高。結合尺寸小、發熱低等特性,續航表現往往比手機更出色。

機身材質方面,全金屬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但也可根據成本選擇玻璃或高質量塑料,只要重量和厚度控制得好,不影響長時間手持使用。

系統適配也是關鍵一環。小平板應使用專門的橫屏平板系統,而不是直接套用手機界面。同時,必須解決Android設備普遍存在的「畫面被放大」問題,特別是遊戲中的清晰度與按鍵佈局適配問題。屏幕比例的自定義和按鍵映射等功能都要原生支持,提升用戶體驗。

部分廠商目前的自家主推Pad👇👇👇

如果廠商能將以上設想落地,輔以合理的價格策略,比如12GB+256GB配置定價2599元人民幣左右,或許真的能在小眾但穩定的市場中打出一片天。相比旗艦手機,平板可以省去很多傳感器、天線、攝像頭等硬件成本。甚至連充電器都可選擇不附贈,進一步壓縮成本。

總結來說,Android小平板並非沒有市場,而是需要精準定位和極致打磨。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一台小平板,但需要的人對它有着極高的期待。如果能用接近遊戲手機的性能,加上平板特有的大屏體驗和便攜性優勢,就有可能打破目前同質化嚴重的Android平板格局,成為一類「技術理想型」產品。

Android小平板到底應該怎麼做?它應該做到極致性能、優秀屏幕、長續航、輕量化機身、專屬系統和合理價格——只有這樣,才能贏得那群對「性能小板」充滿執念的用戶的心。

延伸閲讀:旗艦細屏Legion Y700四代平板挑機iPad Mini 加回一功能競爭力強(點擊鏈結看全文)

+3

【本文獲「中關村在線」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