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產後母親睡眠質素受影響長達6年 研究揭背後四大長期影響

育兒|產後母親睡眠質素受影響長達6年 研究揭背後四大長期影響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不少新手爸媽都會經歷過,孩子出生後「瞓唔飽」已成日常。最初以為只要捱過頭數個月的夜奶期就能回復正常睡眠,但根據一項長達六年的追蹤研究顯示,媽媽的睡眠質素,在生育六年後仍未完全回到懷孕前的水平,長期下來對健康造成4大影響。

產後睡眠長期受影響

德國的研究所及英國華威大學合作,在《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追蹤了超過4,500對父母,觀察他們從母親懷孕到孩子六歲期間的睡眠變化。

研究發現,母親在產後的第一年,每晚平均只睡4.5至5小時。即使孩子已經到六歲,母親的睡眠滿意度仍低於懷孕前,睡眠時數也未完全恢復,長期下來,已逐漸變成睡眠剝奪,影響身心健康。而父親雖然在第一年也有出現睡眠時間減少與質素下降的問題,但程度較輕,而且恢復的速度明顯較快。

為何對母親影響更大?

研究指出,雖然父母雙方都會因照顧寶寶而影響睡眠,但很多家庭主要都是由母親來承擔夜間的照顧責任。而且,母親會持續處於警覺狀態,對寶寶的聲音和動靜更加敏感,即使寶寶只是輕聲哼了一下,母親都會因此而清醒過來。這樣會令她們難以有深層的休息。

育兒對睡眠的影響,比不少人預期的還要深遠。(AI生成圖片)

睡眠不足對健康有4大長期影響

長時間缺乏優質睡眠,會對身心健康造成深遠影響。研究指出,這些影響與家庭收入、教育程度或家庭結構無顯著關係,無論家庭條件如何,父母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1. 情緒波動加劇,出現焦慮或產後抑鬱

2. 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

3. 抵抗力變弱,容易患病

4. 親密關係受影響,容易有夫妻衝突或變得疏離

育兒對睡眠的影響,比不少人預期的還要深遠。香港生活節奏急促、對育兒的支援較弱,家長往往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自己的身心狀態。要重建平衡的作息不容易,但只要肯慢慢調整,仍有機會找回穩定的節奏。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