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份子用虛擬貨幣洗錢增 海關港大合作提升網絡反洗黑錢技術

香港海關和香港大學於6月9日至12日舉行區域打擊洗錢能力建設工作坊,提升亞太區海關組織以及執法機關在反洗黑錢的能力。海關指,現時全球在虛擬貨幣方面都缺乏統一的監管方式,增加犯罪份子利用虛擬貨幣洗黑錢的風險,此外,犯罪份子亦可能將虛擬貨幣轉到一些沒有監管的地方套現,令執法部門難以追查。
海關表示,單一政府部門無法打擊國際金融犯罪,希望藉此活動加強與海外海關機構合作,提供平台讓來自不同業界的專業人士進行知識共享,提高意識,亦會與大學合作,提升網絡反洗黑錢技術。

為有效應對洗黑錢的新挑戰,海關和香港大學特別舉行一連四日的工作坊,參與的60位人士來自不同領域,包括亞太地區的海關組織成員。講者分別來自學術界,執法部門和國際組織講,內容均針對前線人員的實際需要而設計,包括講解由基礎到進階的洗錢方法,針對較傳統的貿易洗錢到嶄新的虛擬貨幣監察技術等。此外,在工作坊中,行業從業者會分享他們在日常運營中遇到的真實風險以及他們所採取的對策,而執法人員亦會分享他們的調查技巧和實際經驗。
香港海關助理關長黃浩然在工作坊閉幕禮致辭時指,工作坊是一個良好的平台,通過有意義的討論和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促進執法機構、學術界和行業專家之間的連接和深化合作,為更緊密的合作奠下基礎。而這段關係亦會加強不同業界共同應對跨境調查的能力,並推進打擊洗黑錢和恐怖融資方面的共同努力。
有學者指虛擬貨幣的市場越來越大,平台亦越來越多,虛擬資產所帶來的影響亦不容忽視。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副總監姚兆明教授指,現時虛擬貨幣市場總市值約3.4萬億美元,每日的交投量高達數十萬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會有9億用户。
他表示,現時的虛擬貨幣大約有一萬三千種以上,同時亦有不同的虛擬金融產品出現,例如有虛擬貨幣的基金、穩定幣等。但現時的法規、法例都未完全完善,以至衍生很多利用虛擬貨幣犯罪的行為,包括洗黑錢等。
黃浩然亦指現時有更多不法份子利用虛擬貨幣更隱蔽地清洗黑錢。他指由2021年至今,共有39宗洗黑錢個案,有7宗涉及利用虛擬貨幣,涉及款項超過90億港元。因此,香港海關培訓人員以掌握反洗黑錢的技術是刻不容緩。
姚兆明亦指港大已多年研究如何追蹤使用虛擬貨幣洗黑錢,指雖然困難,但未必完全追不到,「做過點都會有痕跡」。雖然虛擬貨幣的特性,例如匿名性、交易結算快等會令增加追蹤的難度,但只要不法份子稍微不小心或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都有方法可以追蹤到。港大亦發展了很多工具、幫助執法部門追查金錢的流向,亦會繼續跟執法部門合作,應對這些新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