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水倒入下水道!英國推「水葬」陷道德爭議 亡者尊嚴何在?

英國政府正研擬引進一種被稱為「水葬」(Water Cremation)或「鹼性水解」(Alkaline Hydrolysis)的新型殯葬技術,透過高溫鹼性液體將遺體溶解,再將液體作為廢水排入下水道,部份骨骼研磨後返還給家屬,支持者主張此方法減碳又節地,有助於對抗氣候變遷,但也有批評聲浪質疑,這樣將死者當廢水處理,尊嚴何在?引發輿論熱議。

【圖輯】點圖放大看懶人包👇👇👇
水葬百年前就有專利!已有多國合法使用
根據英媒《太陽報》報導,這項技術早在1888年就已獲得專利,近年才逐漸受到重視,目前已在美國約30個州、加拿大、南非等地合法使用,愛爾蘭則於2023年成為歐洲首個正式開放水葬的國家,英國雖尚未明文開放此技術,但法律委員會已展開相關研議,未來可能會正式納入殯葬體系。
在操作上,「水葬」會將遺體放入高壓容器,與攝氏160度左右的鹼性液體(如氫氧化鉀)反應幾個小時,使軟組織完全分解為棕色液體,類似麥酒色或茶色,與一般廢水混合排出,骨骼則經研磨處理後,可供家屬保存或撒放。
火葬污染、土葬佔地?「水葬」碳排趨近於零
傳統火化平均釋放243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行駛將近千公里;土葬則會造成長期的土壤污染。支持者強調水葬會比傳統火化釋放更少的二氧化碳,也不會像土葬一樣釋出甲醛、重金屬或佔用土地,是對地球更為友善的處理方式。
而根據Farewell Guide的資料,在實施水葬的地區,每次水葬費用落在1500至5000美元間,與火葬相當,甚至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相關圖輯】研究揭大腦塑膠微粒含量「足以製造小湯匙」一產品專家呼籲要避用(點圖放大瀏覽👇👇👇)
然而,反對聲音則表示,這種處理方式對死者非常不尊敬,米德塞克斯大學的廢水處理專家指出:「有些人聽到親人遺體最後會被排入馬桶同一管線時,感到難以接受,這像是將摯愛與糞水一同沖走。」雖然醫院與停屍間原本也將廢液導入相同系統,但社群上仍出現「污水葬」、「排污式送別」等批評言論,顯示社會對死亡儀式與尊嚴仍有深厚的情感連結。
環保與文化衝突,推動水葬勢必面對價值觀碰撞
英國大型殯葬公司Co-op Funeralcare早在2023年即籌備導入此技術,無奈受限於法規,導致進度暫緩。面對淨零碳排的政策壓力、都市土地有限的現實,英國若開放「水葬」,確實可以緩解殯葬資源緊繃與環境負擔,但是否能說服民眾接受這種「將親人與污水一起流走」的意象,勢必將成為推動過程中的最大挑戰。
【相關圖輯】香口膠|美國最新研究警告 嚼口香糖恐將「大量塑膠微粒」吃入肚(點圖放大瀏覽👇👇👇)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水葬」逐漸被引進…遺體沖入下水道「排污式送別」親人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