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口膠|美國最新研究警告 嚼口香糖恐將「大量塑膠微粒」吃入肚

香口膠|美國最新研究警告 嚼口香糖恐將「大量塑膠微粒」吃入肚
撰文:中天新聞網
出版:更新:

先前曾有研究揭露,在人體的大腦中發現塑膠微粒,且數量多到等同一支塑膠湯匙,使得塑膠微粒污染成為近來熱門話題。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行為都會導致人體不小心攝取到塑膠微粒,讓民眾不得不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

先前曾有研究揭露,在人體的大腦中發現塑膠微粒,且數量多到等同一支塑膠湯匙。(unsplash@Ricky Han)
先前曾有研究揭露,在人體的大腦中發現塑膠微粒,且數量多到等同一支塑膠湯匙。(unsplash@Ricky Han)

【圖輯】點圖放大看懶人包👇👇👇

+7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咀嚼口香糖(香口膠)可能釋放數百到數千個塑膠微粒至唾液中,成為塑膠微粒進入人體的新途徑。該研究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莫漢提博士(Dr. Sanjay Mohanty)團隊領導,並將於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舉行的雙年會上發表。研究指出,塑膠微粒是由聚合物組成的小型塑膠碎片,廣泛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包括血液、胎盤及肺部等人體組織內。

這項研究分析了市售的10款口香糖,包含5款合成及5款天然產品。結果顯示,無論是合成或天然口香糖,每克平均釋放約100個塑膠微粒,部份產品甚至達到637個。研究還發現,94%的塑膠微粒在咀嚼的前8分鐘內釋放,主要因為咀嚼產生的機械作用,而非唾液的酵素反應。

我們的目標並非引起恐慌,而是希望揭示日常生活中塑膠微粒的潛在來源。

莫漢提博士表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塑膠微粒對人體有害,但其存在於食品中的現象仍值得進一步研究。此外,研究也發現,天然口香糖中出現合成聚合物的現象可能與包裝或製造過程有關,但成分透明度的不足使得問題更加複雜。

【相關圖輯】性愛研究揭「陰莖驗出塑膠微粒」疑是不舉真兇 睪丸、精液都中招(點圖放大瀏覽👇👇👇)

+7

美國糖果協會則回應表示,口香糖已有超過百年的安全食用歷史,且所有成分均符合FDA的規範。然而,專家認為應採取預防性措施,並呼籲更多研究以了解塑膠微粒對健康的影響。

【相關圖輯】研究揭大腦塑膠微粒含量「足以製造小湯匙」一產品專家呼籲要避用(點圖放大瀏覽👇👇👇)

+6

延伸閱讀:

影/沒埋雞頭進香爐也一樣可惡!驚見「虎爺慘變公仔」

【本文獲「中天新聞網」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