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逝世|「香港四大才子」成絕響 回顧代表作文學美食都精彩

蔡瀾逝世|「香港四大才子」成絕響 回顧代表作文學美食都精彩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蔡瀾逝世】香港藝文界再傳憾事,著名作家、美食家、電影人、節目主持人蔡瀾先生於2025年6月25日在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享年83歲。家屬表示,遵從蔡瀾生前意願,不設任何儀式,遺體已順利火化。消息傳出,各界人士深感惋惜。

蔡瀾與已故的金庸、黃霑、倪匡被封為香港四大才子。(資料圖片)
蔡瀾與已故的金庸、黃霑、倪匡被封為香港四大才子。(資料圖片)
蔡瀾的助手楊翱今日(27日)在微博發帖,公布蔡瀾已於本周三(25日)在香港養和醫院離世。(微博截圖)

蔡瀾先生以其風趣幽默文風、獨到美食見解和灑脫生活態度,影響了無數讀者和觀眾。隨著蔡瀾離世,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的「香港四大才子」已全數辭世,標誌著香港一個文化時代落幕。

美食遊記筆耕不綴

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他自小受到父親影響,閱讀大量書籍,14歲時便在《南洋商報》發表第一篇文章。18歲時,蔡瀾遠赴日本留學,就讀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電影科編導系,並半工半讀為邵氏電影公司工作,擔任駐日本經理及翻譯。1963年,年僅22歲的蔡瀾定居香港,擔任邵氏公司製作經理。

後來鄒文懷成立嘉禾電影公司,邀請蔡瀾出任電影製作部副總裁。在嘉禾期間,蔡瀾監製過一系列成龍經典電影,如《龍兄虎弟》《一個好人》等,也製作過不少風格另類電影,如《力王》《聊齋艷譚》《南京的基督》等。

倪匡和蔡瀾非常老友。(視覺中國)

上世紀80年代,蔡瀾開始將重心轉向文化事業。他以其率真坦誠、幽默風趣文風,在《東方日報》《明報》等多家報刊撰寫專欄,內容涵蓋美食、旅遊、生活感悟,深受讀者歡迎。

80年代,TVB與亞視一度呈兩雄爭霸局面,兩台幕後「揸fit」人邵逸夫及邱德根傾盡心力營運,引領香港電視產業步入黃金期。圖為亞視於88年首播的成人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林振東攝)

除了寫作,蔡瀾在電視界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主持的美食旅遊節目,帶領觀眾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他與黃霑、倪匡合作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更以大膽敢言風格,打破當時電視圈的規範,成為一代人集體回憶。

蔡瀾曾公開笑談死亡話題。(影片截圖)

晚年蔡瀾依然保持著樂觀生活態度,積極參與社交活動,與粉絲互動。即使在2023年因救妻子不慎跌倒而需以輪椅代步,他仍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他對於死亡話題一向坦然,曾公開表示對塵世無太多留戀,即使此刻去世也無遺憾。他曾表示,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開心,吃喝玩樂,不必追求太多的意義。

文學與美食同樣精彩

蔡瀾著作風格幽默風趣,富有生活智慧。其寫作宗旨是「為了喜歡寫而寫」,強調「除了文字之功,還要夠真、夠坦白」。蔡瀾一生著作等身,出版書籍逾百本,既有飲食遊記、人生隨筆,亦有對時代與人情世故之深刻觀察。以下精選其代表作與電視節目:

1. 《蔡瀾談日本》系列

《蔡瀾談日本》(資料圖片)

自1986年起陸續出版的《蔡瀾談日本》、《蔡瀾再談日本》、《蔡瀾三談日本》等,記錄了他在日本學習、生活、品味美食的經歷。這系列不僅介紹日本料理與文化,更以旅行者的敏感和文人的幽默,啟發無數華人讀者用味覺與心靈探索世界,被認為是開華文飲食寫作經典。

2.《人間好玩》、《過好這一生》、《我喜歡人生快活的樣子》

《過好這一生》(一本)

晚近作品如《人間好玩》(2021)、《過好這一生》(2023)、《我喜歡人生快活的樣子》(2020),更將「吃好、喝好、活好」的人生哲學具體展現。蔡瀾主張用坦率文字呈現真我,提倡以「玩」的角度解讀人生難題。

書中短篇小品文涵蓋飲食、物趣與情感,充滿智慧與幽默。他亦在散文中談及他眼中的名人與好友,譬如金庸、古龍、蔡志忠、沈宏非、成龍、村上春樹、黑澤明等,讓人得以一窺大師的尋常生活及所見所思。

3. 《今夜不設防》

90年代,由黃霑、倪匡、蔡瀾主持的《今夜不設防》,當時每集邀請的嘉賓均是超級巨星,包括林青霞、張國榮、王祖賢等,是紅極一時的清談節目。(亞視周年特刊圖片)

1989年與倪匡、黃霑共同主持的《今夜不設防》,以大膽、真誠、幽默對談,打破當時清談節目規範,邀請眾多名人暢所欲言,每集邀請的嘉賓均是超級巨星,包括林青霞、張國榮、王祖賢等,成為香港電視史上傳奇。這節目不僅開創清談新風格,更反映了八九十年代香港文化的開放與包容。

4.《蔡瀾嘆世界》

《蔡瀾嘆世界》宣傳圖(TVB)

其後《蔡瀾嘆世界》、《蔡瀾逛菜欄》等飲食節目,則以輕鬆詼諧主持風格,帶領觀眾遊歷世界各地,品嚐風土人情,推動華人美食文化的國際交流。他亦曾擔任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進一步擴大了其在美食文化領域影響力。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