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料今年度財政赤字將遠低於年初估算

陳茂波:料今年度財政赤字將遠低於年初估算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7日)發表網誌稱,香港屬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政府收入極大程度隨經濟周期及市場氣氛所牽動而變化。今年受惠於出口暢旺和疫情逐步受控,本港經濟逐步改善,電子消費券為餐飲、零售和服務業市道帶來提振作用,為政府收入提供改善的空間。

補地價收入達歷史新高

陳茂波指,部份市區優質地段地皮高價售出、市場對樓市前景的情緒偏向正面,發展商因而更積極補地價以發展用地,令相關收入達歷史新高(截至10月底逾400億元);加上上半年樓市、股市暢旺,物業及股票印花稅收入亦高於預期,可以預計,今年度的財政赤字將遠低於年初時的估算。

透支未來將潛藏難以評估的風險

陳茂波提到,今年源自土地的非經常收入雖然可觀,部分彌補了開支急增的問題。但是,正如個人理財,如果在樓市、股市「賺到錢」,獲利後當然可以用作其他投資和消費,但總不能因一次獲利而預期未來會持續同樣獲利。如果按此預期而承諾在經常項目大增開支,這種「透支未來」的想法將潛藏難以評估的風險。

陳茂波又指,踏入11月,正籌備開展下年度《財政預算案》諮詢工作,《預算案》的工作除了為《施政報告》配備資源,同時也需要有效分配公共資源,以更好地推動政府工作及公共服務。社會不同環節或組群的需要也很多樣化,政府需要務實地衡量問題的緩急先後,確立資源的分配優次,才能逐步處理好不同的需要。

陳茂波﹕本財年財赤料逾千億元 原來預期481億元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指出,預料本財政年度赤字約1,000億元,多於原先估計。他表示在經濟環境較差時,需要更大力度支持市民和企業,難免會出現赤字,但絕對有信心政府財政在未來三﹑數年後恢復收支平衡。
他指,與評級機構溝通過,對方亦支持政府的做法,不急於在1至2年內收支平衡,否則對社會的震盪較大,認為按目前財政儲備能力,以過渡形式進行財政整合會較為合適。

料未來三數年可回復收支平衡

陳茂波指出,在計及發行債券收入,及償還到期債券後,初步估計2024/25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在1,000億元上下,赤字高於2月底公布財政預算案時預計的481億元。

陳茂波又指出面對來年不明朗經濟環境,政府會繼續檢視收入和開支,以及財政儲備的水平,同時考慮社會目前和長遠需要,擬定相應措施和財政安排,以期在未來數年內回復收支平衡。

他進一步指出因財赤較預期大,因為收入較預期少,既因來自與買地及補地價收入減少。同時經濟環境下,地產交投較低,影響相關收入。

他表示,未來會著重削減開支,「開源」方面相當忍手,盡量減低對一般市民及中產人士的影響,又期望未來數年內回復收支平衡。

原來預期財赤481億元

翻查陳茂波於2024年至2025年財政預算案內預測,當時他預料在現財政年度財政赤字約481億元,又預料至明年3月底,財政儲備為6,851億元。

陳茂波最新預期,政府現財政年度財政赤字逾千億元。(陳茂波網誌)

陳茂波10月尾時曾表示,早前在財政預算案提及政府財政今年面對赤字,情況將持續約3年,但會逐步收窄。至於土地收入方面,資產市場收入較波動,需視乎經濟情況。香港屬較小型的全開放經濟體,外界形容狀況有如「單料銅煲」、「很快熱亦很快冷」,認為更重要是固本培元,讓本港經濟可於穩健基礎下逐步發展。

陳茂波表示,不用太過擔心個別一、兩個年度赤字額的大小,只要維繫金融安全,加上有一定的財政儲備,能夠為經濟轉型期帶來「緩衝」。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