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逝世|安倍對華政策如何從緩慢改善變成惡化?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今日(8日)在奈良為參議院選舉期間站台發表演講時遭受槍擊,送院搶求逾4小時最終不治身亡,終年67歲。回顧這位在位最長的前日本首相,中日關係曾在其執政初期出現了緩慢但顯著的改善,更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過「櫻花之約」,惟其後因領土紛爭和地緣政治升溫才重新評估國家的對華政策,到卸任後發表「台灣有事論」,導致雙方關係惡化。

安倍於2006年首度拜相,成為日本戰後最年輕的首相。上任之初,他積極發展與鄰國關係。為改善在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因參拜靖國神社引發的外交問題,在首次外訪時,安倍特意選擇中國而非美國,並形容為「破冰之旅」;當時中日雙方均有意結束小泉時代中日關係的冰封狀況。只可惜,在執政約一年後,安倍因爭議不斷,加上有多名閣員涉及醜聞和失言,而最終以健康為由辭職。

卸任後,安倍在2009年當選眾議員,翌年率領多名國會議員訪問台灣,並和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時任總統馬英九和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會晤。

2012年,安倍率領自民黨重返執政,成為日本政治史上首位得以二度擔任首相的人。在其第二個任期內,中日關係雖因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而交惡,惟仍與中國保持一定關係,亦曾訪問北京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在兩次任期間內,安倍也有意改善與中國在內的鄰國的關係,圖為2018年5月中日韓峰會。(Getty)

專研中日關係的中國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江永表示,安倍由2012年再度當選日本首相後開始對中國正式的「安倍外交」,他其實有機會推進對華關係的改善,但在其執政不久後便發生了兩件對中日關係產生負面影響的事情。他指出:「這兩件事分別是他延續了前任野田佳彥內閣主張購買釣魚島的態度,另外則是其在執政一年後親自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安倍與習近平見面握手時,兩人表情冷若冰霜。

一直到2018年4月,中日恢復舉行中斷了近8年的中日高層經濟對話。2018年10月,安倍成為時隔8年首次國事訪問中國的日本領導人。翌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在日本舉行的G20峰會,期間他獲對方邀請於2020年櫻花開放之際訪問日本。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東京奧運因而宣佈延期,習近平訪日的計劃最終也被叫停。

自特朗普於2016年上台,加上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安倍對華政策也有所改變。(Getty)

劉江永認為,2018年以來,中日關係分別受到國際因素、新冠疫情和安倍對華政策的影響,尤其隨著中美關係的惡化,中日關係也出下滑。

雖然安倍於2020年9月因痼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卸任內閣總理大臣一職,並由菅義偉接任。惟在去年10月日本眾議院選舉結束後,促使日本政壇出現新的分化重組。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學者于海龍指出,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安倍晉三被推舉為自民黨內「清和政策研究會」的會長。清和會為自民黨最大派閥,其領袖的認知將對日本政府的政策產生頗為深遠的影響,當時日本國內外均有意見認為此一動向意味「安倍回來了」,其強大的人脈以及「世襲」的政治出身使他仍對日本政局產生直接影響。

增國防開支 被批引領「日本滅亡」?

自今年2月俄烏戰事爆發後,安倍提出日本應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2%,他強調假如日本不按照北約國家提高國防預算「將淪為笑柄」。在執政的自民黨內,這位前首相是推動增加國防預算的主要聲音;鑑於日本軍國主義歷史的考慮,其國防預算傳統上保持在GDP的1%以下。

安倍近期提出日本應增加國防開支至GDP的2%。(Getty)

日本提高國防開支的原因與美國對區內局勢的評估不無關係。美國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早前重申,中國企圖以武力奪取台灣的風險將在本十年內達到最大。

自民黨於4月的國家安全研究委員會的一個小組會議,首次製定了五年時間框架,作為達到 2% 門檻的目標。同時,自民黨提案還敦促政府獲得禁用敵國導彈及其指揮和控制系統的能力,以阻止對日本的彈道導彈襲擊。這是自2013年以來,自民黨首次向政府提交議案修訂國家安全戰略。

日本最初的國防預算在去年財政年度佔GDP的0.95%,但安倍的弟弟、防衛大臣岸信夫在年初表示,按照北約標準衡量追加預算至GDP的1.24%,至6.17 萬億日元(約3,768億港元)。安倍早前表示,這一數額必須是明年初始預算請求的起點,並有可能增加更多,「我希望國防部今年夏天提出大量預算要求」。

然而,有關的提議受到來自自民黨盟友公明黨的阻力。日本國內也有意見認為,鼓吹日本政府應擁有「打擊能力」並大幅增加防衛費,日本將因「安倍戰爭學」滅亡。

「台灣有事」等同「日美同盟有事」

安倍近期對華政策的爭議則是,他在去年12月受國策研究院邀請,以「新時代台日關係」為題發表視訊演說時表示,日本無法容許台灣遭武力侵犯,「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是等同「日美同盟有事」,他促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絕對不能誤判,重申:「採取軍事冒險行動,等同於走向經濟自殺的道路。」

安倍解釋,日本的先島群島、與那國島等島嶼,距離台灣不過100公里左右,若武力侵犯台灣,是對日本國土的重大危險,日本無法容許這類事情發生。他又表示,自己擔任首相期間,每次與習近平見面時,都會明確提到「不要誤判日本防衛尖閣諸島(即釣魚島)的決心和意志」。

安倍還指出,過去30年來,中國的軍費經已成長42倍,較日本高出4倍之多。在未來約30年期間,中國在經濟及軍費方面,預計每年增加7%,認為這段時間對世界而言是最重要,也充滿危機的時代。

春瑩當就安倍的台灣有事言論,當晚急召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抗議。(中國外交部)

針對安倍相關的言論,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當晚急召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抗議,稱相關言論為台獨勢力撐腰,「日本沒資格對台灣問題說三道四」,並向日方就安倍的言論提出嚴正交涉。

她並重提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指日方「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沒有任何資格和權利就台灣問題說三道四」;並敦促日本反省、汲取歷史教訓,「不得以任何形式損害中國主權,不得向『台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華春瑩又說,切勿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決心、意志和能力,「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必將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