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名研究24年 從聯國特使看馬其頓紛爭 工作不只是加形容詞

撰文:羅家倩
出版:更新:

希臘雅典於周日(4日)再有至少14萬人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北部鄰國馬其頓共和國以「馬其頓」為名,民眾認為這隱含著對希臘北部馬其頓地區的主權聲索。這是兩周內,希臘國民第二次因馬其頓名字而上街示威。希馬兩國就「馬其頓」爭議已長達26年,一直都未有解決方法。聯合國特使尼米爾更在24年來,思考着同一個難題:「馬其頓應該叫什麼才能化解紛爭」。

希臘雅典周日爆發示威,抗議馬其頓以馬其頓作為國名。(VCG)

國名如自己的名字一樣,代表着自己的身份、歸屬感、意義,當然也包括歷史、地域、文化上的概念。國名就是不能輕易妥協,所以牽涉希臘與馬其頓的國名紛爭,一直沒有出路。

世上最難解決的國際爭議之一

今年已年屆78歲的聯合國秘長書特使兼談判員、美國外交官尼米茲(Matthew Nimetz)1994年受命,開始與希臘和馬其頓共和國談判、處理國名爭議。希臘一方不願意讓「馬其頓」一字,以任何形式出現在馬其頓的正式國名之中,而另一邊廂的馬其頓,卻在這方面很有堅持。於是,多年來尼米茲建議的不同國名,都無法令兩國達成共識。他曾建議馬其頓易名為「新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Macedonia)、「史高比耶-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Macedonia-Skopje)等等。

「有人會認為改名只不過是在國名的前面加上一些形容詞,例如新馬其頓(New Macedonia)、 上馬其頓(Upper Macedonia)等,但此議題有歷史的重要性……對於國家而言非常重要。」
尼米茲(Matthew Nimetz)
已年屆78歲的聯合國專員,美國外交官尼米茲(Matthew Nimetz)自受命處理希馬的國名爭議起,23年以來都思考著同一個難題-馬其頓共和國國名的命名。(路透社)

01資料室:
「馬其頓共和國」於1991年獨立,因希臘反對其命名,1993年在國名前加註「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FYROM)字樣才能加入聯合國。作為北約(NATO)與歐盟(EU)成員國的希臘,過去持續否決馬其頓加入兩個組織。但馬其頓近年大力為加入北約及歐盟鋪路,也願意在國名上與希臘談判。為了示好,馬其頓總理薩耶夫上月也表示願意更改其規模最大國際機場的名字--「史高比耶亞歷山大大帝機場」(Skopje "Alexander the Great" Airport)。

處理馬其頓紛爭 19年來領1美元年薪

尼米茲之前接受訪問時說:「我思考此事的時間,的確比任個人都要多,包括涉事國的國民……但我要令那些以為我是全職解決此事的人失望了。」

事實上,希馬兩國的這個紛爭,也並非勤力就能解決的問題。

尼米茲受命處理希馬兩國紛爭一事,始於1994年,當時他仍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的特使。直至1999年,他才成為聯合國秘書長的私人特使,以聯合國之名處理希馬爭議。19年來每年都領着1美元的年薪。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一不留神將她稱為「前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共和國」(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Yugoslavia),更向尼米茲訴說:「你一定要盡快處理這件事,它快令我發瘋。」(VCG)

自南斯拉夫在1991年解體後,馬其頓宣布獨立,並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FYROM)作為正式名稱加入聯合國,但一直惹來鄰國希臘的不滿。但尼米茲坦言,這從來都只是個折衷的方法,並非一勞永逸,亦製造更多新問題。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一不留神將她稱為「前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共和國」(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Yugoslavia),更向尼米茲訴說:「你一定要盡快處理這件事,它快令我發瘋。」

這個紛爭儘管看來沒有解決方法,但尼米茲卻沒有想過要放棄,皆因他明白「事緩則圓」,也對兩國人民有着深刻理解,明白他們為何在此事上面各不相讓。然而,他深信問題終會有解決的一天,就像北愛爾蘭以及東西德統一一樣。

希臘和馬其頓各不相讓 沒有完美答案

尼米茲明白希臘人的在意,也同樣理解馬其頓人的堅持。他說:「我要解釋希臘人關於(馬其頓)領土收復的憂慮並非沒有理由……他們有着『我們被圍堵』的擔憂。在巴爾幹半島,每一個國家都有段遭受割地、又或與鄰國開戰的歷史。」

至於馬其頓人,尼米茲也體會他們的感覺。「希臘人認為他們在公元九至十世紀期間,才開始紮根於此,所以馬其頓人應該自稱為新馬其頓人……不過,馬其頓人卻從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自己與其他人一樣,就是原居民。」

尼米茲指希臘或想馬其頓共和國改名為其首都「斯科普里」(Skopje)。而馬其頓共和國都追溯歷史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統治的馬其頓王國(The Kingdom of Macedon)的歷史,叫馬其頓是當然的事。

尼米茲也花了一段時間,了解兩國的紛爭。兩國人民都追捧亞歷山大大帝,無論是希臘或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像隨處可見,馬其頓更將以大帝的名字命名其國際機場,令到希臘人極度憤怒。尼米茲曾向記者表示,他對這一齊都不理解,「亞歷山大大帝雖是偉大的軍事領袖,但他摧毀了很多東西,更殺人無數。」此評語一出,希馬兩國人民群起攻之,尼米茲差點無法再擔任聯合國在此事的特使。

爭議最終都會有答案 只是時間的問題

事實上,尼米茲與希臘和馬其頓領袖商討後,稱他們亦認為解決兩國紛爭只是時間的問題。等待多幾年,讓國名的爭議冷下來後,或可改變政府中一些人的想法。

尼米茲的樂觀,是因為他相信時間能讓人以嶄新角度看待舊問題,尤其是馬其頓共和國的總理薩耶夫(Zoran Zaev)會帶來新政治局面,他會為了令馬其頓加入能夠北約和歐盟而努力。

這種追求讓馬其頓人或可在某些堅持上讓步。剛於上周四(1日),尼米茲與馬其頓政府高官會面,並指官員對在未來數個月內解決紛爭表現積極。從尼米茲的身上可看到,談判專員需要有大量的耐性,並理解各方需要,才能夠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創造雙贏局面。

希臘雅典於周日(4日)至少有14萬人走上街頭示威,再度抗議北部鄰國馬其頓共和國以「馬其頓」為名,民眾認為這隱含著對希臘北部馬其頓地區的主權聲索。(Youtube截圖 )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