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錦標賽.球評】樂見小將抬頭 港隊未來何去何從?

撰文:袁志浩
出版:更新:

一連9日的東亞足球錦標賽落幕,東道主韓國打破魔咒奪冠;港隊則再當「三零部隊」,沒法攻破列強大門之餘,港隊更合共吞下9隻光蛋,繼2010年再以第4名完成賽事。
失望過後,也是時候反思港隊的戰術、踢法跟未來方向。港隊雖在攻守上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但部份年輕球員日漸成熟,表現令人驚喜,或許是今屆東亞錦的最大收穫。

面對中日韓,無可否認港隊技不如人。在比賽間不難看出港隊跟東亞強國的分野,無論在速度、技術跟對抗性上,港將要追趕的距離仍很大;而相信有觀看今屆港隊賽事的球迷也不難發現,港隊在防守死球上存在漏洞,9個失球中共有5個來自罰球、角球及12碼。

而港將也不時於危險地帶犯規,造就韓國隊打破僵局的那記漂亮的自由球,以及為中國隊奠定勝局的12碼。徐宏傑在鬥中國賽後曾透露,主帥麥柏倫賽前曾多番強調防守死球的部署,惟最終重蹈覆轍,也是球員對落敗不甘心的原因之一。

港足曾在世界盃外圍賽逼和巴林,防守表現在麥柏倫麾下漸見進步,惟這位芬籍主帥的戰術在今屆東亞錦決賽周未能收效。(資料圖片/袁志浩攝)

延伸閱讀:

港中大戰中國兩死球致勝 港足欠把握力致敗

港足輪換吞日本5蛋 韓文標語為香港加油

香港首戰築血肉長城 半百港迷呼聲中負韓國

引以自傲的防守部署失效 死球成致命傷

其實麥柏倫一向重視防守紀律,在世界盃外圍賽鬥巴林、伊朗及伊拉克時大收其效,表現予人讚賞;可是為何同一套踢法,來到東亞錦決賽周卻行不通?

港隊今屆決選名單大換血,後防人腳轉換不少,長年擔任左閘的丹尼跟高大中堅羅素落選。麥帥在3場比賽中,左右二閘以唐建文跟徐宏傑為「穩膽」,而中堅就起用截然不同的組合。可是無論是艾里奧、梁諾恆、馮慶燁或李毅凱,也缺少羅素的高度、身型跟制空力,加上防線默契未及磨合,表現下滑。雖然羅素未來會否再入選港隊是未知數,但今次東亞錦證明他在麥帥的防守戰術中佔一重要地位,港隊接下來若延續此踢法,就必須加以改進及填補漏洞。

港隊鬥韓國及中國均以兩球落敗,全數4個入球都是從角球跟自由球產生。(資料圖片/高詩琦攝)
在身高1.91米的羅素缺陣下,港隊在制空力方面有所下降。(資料圖片/袁志浩攝)

港中大戰精彩戰況重溫(按圖放大)

+9

把握力仍欠奉 誰能當射手接班人?

另一邊廂,港隊在3仗中皆有入球良機——夏志明鬥韓國的半單刀、鄭展龍對日本射中門框,以及基奧雲尼撼國足時勁射中楣,可見港隊在進攻上逐漸進步。今季提升至中超作賽的陳俊樂,在港隊反擊時多次發揮作用,於中路護球後再策動攻勢,大大加快攻守轉換節奏;鄭兆均、夏志明等快馬則以速度入楔拉散敵軍防線,基奧雲尼就屬於「機會主義者」,把握任何機會起腳叩關。不過港隊往往未能將射門轉化成入球,把握力不足的問題從去年東亞錦外圍賽說到今屆決賽周。再者,基奧雲尼已年屆37歲,另一位射手辛祖的表現亦未合乎球迷期望,港隊未來定必盡快尋找接班人,也要針對性地訓練,加強埋門一腳的質素;即將夠期入籍的費蘭度和蘇沙或許能解燃眉之急,但長遠而言,港超球隊多依賴外援前鋒,對球會而言無可厚非,但大環境難以培養港隊射手,是極難解決的問題。

鄭展龍於鬥日本時冷靜扣過守衛,起左腳勁射中楣。(資料圖片/高詩琦攝)
從對國足一戰可見,基奧雲尼的射手觸覺依然敏銳,但把握力問題仍一直困擾港足。(資料圖片/袁志浩攝)

麥帥敢於起用新人 黃洋:看見港隊的希望

縱然今屆賽事最終結果令人失望,但芬籍的麥帥仍有一點值得稱讚,就是不吝惜地給予年輕球員上陣機會。羅梓駿、徐宏傑、鄭展龍、陳俊樂、孫銘謙與鄭兆均等進步不少,也表現得愈來愈有信心。前輩如唐建文,也指出這群港足未來棟樑正在快速成長,「他們都很飢渴,很想為香港做得更多。經過這些大賽,他們願意承擔責任,也將負起更多重擔,看得出他們想利用足球,成為香港人的驕傲。」

同樣對後輩讚賞有嘉的還有港隊隊長黃洋,年紀漸長的他曾不下一次說過,若港隊能有人接班,樂意淡出港足。在港隊鬥日本的尾段,陳俊樂便從退下火線的「大哥」手上接過隊長臂章,甚有「傳承」意味。「今屆有過半陣容都是當打或年輕球員,他們的表現不錯,讓老一輩球員看到港隊的未來跟希望,有信心港隊下屆可繼續參加決賽周。」黃洋道。東亞錦兩年一屆,明年港隊又將出戰外圍賽,加上餘下的3場世盃外,「大哥」口中的年輕球員,又可否如願接班,踏出港足振興的第一步?

陳俊樂在獲提升至中超比賽後日漸進步,令港隊由守轉攻時更加順暢。(資料圖片/袁志浩攝)

港隊小將在今屆東亞錦愈見成熟(按圖放大)

+1

延伸閱讀:

徐宏傑淚灑球場 「港隊是信心與成長之地」

唐建文為球迷痛哭 黃洋望兩年後再戰中日韓

謝德謙為失球自責 陳肇鈞:起碼盡力嘗試過

港隊慘負日本U22陣容 李毅凱:心態須更好

港足非「用完即棄」 望港人「永不割席」

最後,也想談談一班冒着寒冷、不辭勞苦遠赴釜山作客的港隊球迷。對比起1年前於台北舉行的外圍賽,今次打氣團更加龐大,人數比中國、日本隊擁躉數目有過之而無不及,僅次於主隊韓國,再度將釜山亞運會體育場跟九德運動場變成港隊主場一樣。縱使港隊失球、落敗,他們依然不離不棄地高歌、毫不間斷地打氣,成為場上球員奮鬥拚搏的最大動力。

4年前「港中大戰」曾掀起一股港足熱潮,惟熱情很快便退卻;今屆東亞錦再度上演「港中大戰」,適逢抗爭運動,為這場比賽添加色彩,也再度引起「街外客」關注。足球是香港人心目中地位甚高的體育項目之一,它又正正可團結人心,所以希望大家也別將香港足球視為「用完即棄」,能夠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割席」,繼續盡力支持這班為港隊奉獻的人。最後引用前港足主帥金判坤的一句說話,希望大家能銘記在心,「球迷支持球隊的先決條件,是作為香港人的身份。獲勝,要驕傲;和波,要驕傲。即使輸了,只要全力奮戰過,也要享受過程。」

「第十二人」的支持,往往是球員在場上拚搏的最大動力。(資料圖片/高詩琦攝)
「We are Hong Kong」。響亮而清晰。不論輸贏,香港人總是齊上齊落。(資料圖片/高詩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