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油魚當鱈魚賣 台食客中招放超臭「油屁」 褲子內褲全報廢

撰文:謝茜嘉
出版:更新:

食材要慎選,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壞肚子!一名台女上網抱怨,近日與家人外出用餐,沒料到竟吃到「傳說中的魚」油魚,不但令她連環肚瀉,更放了一堆超臭的「油屁」,噴得褲子內褲全都是,非常崩潰。不少網民紛紛留言,表示有相同經歷,有人則質疑餐廳為了節省成本,用「油魚」扮作鱈魚。

「蠟油魚」學名為「異鱗蛇鯖」,由於肉質與扁鱈和圓鱈類似,所以有黑心餐廳會用平宜的「蠟油魚」代替。(視覺中國/GettyImages)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台女周二(19日)在facebook群組「爆廢公社」發文抱怨,指早前和家人到高級餐廳用餐,期間不慎誤吃「油魚」,結果隔天出現「排油腹瀉」,不但讓她放超臭的「油屁」,甚至噴到褲子內褲都是油。台女還崩潰地表示,髒掉的衣物超難洗,「有時候洗完還有味道殘留」,不禁悲鳴:「到底為什麼餐廳要供應這種食材!」

帖文引起台灣網民熱議,原來很多網民都曾經誤吃過油魚,紛紛分享自己「中伏」的經驗,「吃了會狂放屁,屁會帶油,保持衛生上蠻麻煩的,沾到的內褲跟褲子,根本洗不掉臭味跟油漬,直接丟了」、「它也會自己流出來,無論是馬桶、褲子、甚至椅子...」、「那個油...根本沒辦法控制,像關不緊的水龍頭」。

而且很多人都是在毫無防備下被媽媽「陷害」而中招。亦有網民質疑餐廳為了節省成本,魚目混珠,用油魚扮作鱈魚。

鱈魚的特徵是皮上有黑色網狀,皮肥厚,脂肪多,骨頭夠大呈透明狀。圖為鱈魚。(視覺中國/GettyImages)
+2

根據香港食安中心報告指,其實「油魚」學名為「異鱗蛇鯖」,由於肉質與扁鱈和圓鱈類似,所以有黑心餐廳會用便宜的「油魚」代替。惟油魚體內含有大量人類難以消化蠟酯,而且不會透過烹煮或冷凍過程分解。

蠟酯不會被腸吸收,因此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腹瀉。例如迅速排出小量黃色或橙色油分;或嚴重腹瀉,並有噁心、嘔吐和頭痛。然而並非所有吃了這些魚類的人都會受影響。對蠟酯的敏感程度似乎是因人而異。

鱈魚的特徵是皮上有灰白網狀,皮細薄,沒彈性,魚骨較小。圖為「蠟油魚」。(視覺中國/GettyImages)

而油魚在美國、日本、印尼等地被列為「垃圾魚」,油脂主要加工用於工業作潤滑油,並禁止食用。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建議,零售商或膳食供應商應標籤棘鱗蛇鯖及異鱗蛇鯖兩種魚類的中、英文俗名為「油魚」和「oilfish」,不可用其他俗名。

食安中心建議,消費者應留意進食油魚後可能出現的症狀。如首次進食這些魚類,應先進食小量以看看會否出現不適。如進食後腸胃不適,日後切勿再吃,如持續不適,應盡快求醫。

(facebook群組「爆廢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