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中科院院士:香港科研開放遠遜內地 冀港府多投放經費

撰文:張美華
出版: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今日(21日)在香港舉行,其中特首林鄭月娥在會上表示,香港政府將着力加強科技實力,並將為在大灣區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支持。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認為,香港在科學研究上的開放程度遠遠落後於內地,他希望香港政府能提供更多資源予科學家,促進兩地科技發展。
記者:張美華 攝影:鄧倩螢 東莞報道

中國於去年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散裂中子源的國家,位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作為國家科研設施項目,其總投資達23億元人民幣,於2018年9月正式投產。(鄧倩螢攝)

中國於去年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散裂中子源的國家,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作為國家科研設施項目,其總投資達23億元人民幣,於去年9月正式投產。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透露,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曾先後訪問散裂中子源,商討有關科研上的合作可能。其中香港城市大學聯同東莞理工學院,與散裂中子源合作,正建設多物理譜儀。

陳和生表示近年內地科技發展逐漸對外開放,有利於各個大灣區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的科研發展;而各類大型科技建設,與城市之間的科技發展,亦將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他續指,國家科研技術的需求將日漸增大,發展科技產業必是大勢所趨。

他認為,即使內地現在投放資金幫助香港科研發展,但香港於科研對外開放上,卻遠遠落後於內地,甚至台灣等地區。對於港府擁過百億盈餘,陳和生希望不論香港或澳門政府,都能撥出更多經費,支持本地科學家和各類型科研計劃,甚至到中國散裂中子源做相關研究,提升科技水平,與時並進。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認為,香港於科研對外開放上,卻遠遠落後於內地。(鄧倩螢攝)

位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內部設施運作尤如「超级顯微鏡」,散裂中子源的技術設施不但能探索物質微觀結構。於應用層面方面,亦能為改善鋰電池設計、並為改善大型交通工具,如民航客機不同的零件部分等,提供精密的數據資訊。

另外,中國科學院和香港裘槎基金亦從2015年開始,支持散裂中子源和香港城市大學建立中子散射聯合實驗室,加速推動新增譜儀和其他中子散射交叉學科應用型裝置的建設。中國散裂中子源,將成為廣東省正建設的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核心單元,相信將在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上擔當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