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概覽出爐 全港逾6成小學主打電子學習 有邨校推音樂電子課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製作的《小學概覽》2020版本今日(2日)正式出爐,子女將於2021年9月入讀小一的家長,可參閱概覽資料為子女選校。
疫情下全港大半年來主要依賴電子教學,《香港01》按《小學概覽》資料統計,發現全港十八區約513間小學中,逾六成、約322間學校都將電子學習放入學校重點發展或持續發展項目中。其中大埔區最多小學著重電子學習,比例高達84%;而元朗、九龍城及觀塘區重點推出電子學習的比例較屬全港最低,皆不足五成。
有大埔區校長坦言,電子學習有助訓練學生自學,故未來將「更進一步」,音樂及視藝科將加入電子學習元素。而另一主打電子學習的屯門區小學校長則強調,重視電子學習不等於每堂也要用電腦教學,而是讓老師有更多選擇,讓課程更有效及有趣,吸引學生投入課堂,學校亦會教學生做護眼操,適時放鬆眼睛。

疫情下,本港教學界過去大半年多採用電子教學以維持學習,而大埔區29間小學中,接近八成半學校(約16間)重視電子教學。其中位於大埔運頭塘邨的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全校高小(四至六年級)推動自攜電子書(BYOD)學習,另新設「電子詩文創作平台」,在疫情期間邀請作家分享寫作技功,培養學生閱讀及寫作。

大埔蔡衍濤小學推電子詩文創作平台 邀作者疫情期間網上指導學生作文

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校長陳淑兒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電子詩文創作平台是得到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撥款40多萬元而推行,校方在疫情期間亦有邀請作家在網上與學生分享寫作技巧,未來會將學生的優秀作品透過校網發布,希望借此鼓勵學生閱讀寫作,提升中文水平。

每校每學年可向教育局申請收取一筆非標準項目費用,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獲准每年向每名學生收取310元,項目標明屬電子平台及STEM教育發展用途。陳淑兒解釋,該校自2015/16學年起積極推行電子學習,校方發現學生電子學習時較積極參與,「老師放練習題上網,同學會更積極參與,自學動力大了,成績亦有進步」,故未來三年學校計劃在主科外,加強音樂及視藝科的電子學習,而310元收費將用於購入電子軟件供學生編曲、買入雷射切割機等。

屯門田景邨的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亦在《小學概覽》中表明著重發展電子學習。(校網圖片)

屯門邨校推電子收費有意外收獲 疫情下減播毒風險

而屯門區推動電子學習的學校比例亦頗高,35間小學中有27間,比例達77%。其中位於屯門田景邨的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表明著重發展電子學習及STEM,同時課內會安排眼部操等。校長劉仲宏表示,該校多年前已開始電子教學,以緊貼全球的教育新趨勢,他直言並非盲目推行,只是希望老師在施教時有更多選擇,「不是說要每堂都用電腦或電子教學,亦不是盲目相信科技,只是如果電子學習可令課程更有效及有趣,就應該用。」

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校長劉仲宏表示,著重電子學習並非等於所有課堂也以電腦教學,而是希望老師有更多選擇,令課程更有效及有趣。(校網圖片)

疫情下有醫學專家提醒實體貨幣較易傳播病毒,蒙黃花沃紀念小學的300元核准收費中,包括了電子行政費。劉仲宏解釋,該筆收費另包括校本補充教材及空調維修費,而電子行政費是因為不少低年級家長反映不想子女帶現金回校,憂易遺失,而疫情下電子收費有另一優點,「不用實體貨幣交易在疫情下有幫助,但坦白說我們推行時無預計有此優勢,因為同一系統收雜費較方便,家長又可得悉子女入校及離校時間,減少學生走失或失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