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與CEO差別在哪?7種角色定位 年輕便當上營運總監 代表2件事

撰文:經理人
出版:更新:

多大公司都設有營運總監(Chief Operating Officer,COO,台譯:營運長)一職,相信不少人都會有疑問,究竟這個職位跟行政總裁(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台稱:執行長)有甚麼差別?又需要具備哪些職能呢?

一般來說,COO 會被視為公司經營團隊中的「二把手」、「二當家」,等於是在管理階層中,僅次於 CEO 的第二順位。也因為這樣的特性,實際上是一個比較難定義職能的職位,整體來說,通常 COO 的角色定位會與 CEO 的個人作風有很大的關聯。

例如在某些企業中,COO 的主要定位是要替補 CEO 的位置。因此,這兩個職位在志向、觀點以及對公司的展望中,應該要能夠保持一致,並且站在同一陣線。

COO只是CEO的副手?可別把這職場看得太簡單!(按圖了解)

+19

《哈佛商業評論》就如此形容 COO 的職位:「如果問說『怎樣才是一個好的 COO 』,就類似問說『怎樣才是一個好的美國副總統?』」。

營運長的 7 種定位

雖說 COO 的定位於 CEO 有很密切的關係,但依然可以歸類出幾大類型的「副手」,《哈佛商業評論》就整理了 7 種 COO 的主要定位。

1. 執行者

營運總監的職責之一是高層管理團隊執行策略。管理一家大型、跨國的產業不可能只靠 CEO 一人,基本上都需要「兩隻手」,在這種情況下,COO 通常負責管理每季甚至每日的業務成績和成果。

因此,不論是在密集營運(如航空和汽車業)的企業,或是處在高度競爭和變動產業(如科技業)的公司,幾乎都會有 COO 的職位。

2. 改革推動者

有些公司也會任命 COO 執行特定的重要戰略,例如企業轉型、重大組織變革或是擴張企業版圖等等。這個定位實際上跟「執行者」有點像,只是任務的方向和目標會更加聚焦,通常也是協助一家公司翻轉的關鍵職位。

3. 指導者

有些公司會邀請有經驗的 COO 來輔助、指導較年輕或是缺乏經驗的 CEO(通常是公司創辦人)。這樣的 COO 通常是經驗豐富、有智慧、有人脈的產業資深人士, 可以協助 CEO 發展公司業務。依照這樣的邏輯,隨着 CEO 的發展,通常這樣的角色就會卸下責任,或是組織會進行重組。

例如,戴爾電腦的創辦人麥可.戴爾(Michael Dell)就曾在 1994 年,聘請在摩托羅拉(Motorola)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摩特.托普佛(Mort Topfer)擔任 COO,來協助當時年僅 29 歲的他發展事業。

4. 公司的「另一面」

有時候,企業會聘請 COO 作為「陪襯」,補足 CEO 所欠缺的經驗、領導風格或是知識。

舉理來說,觀察家認為,比爾蓋茲茨在微軟時期的 COO 喬恩.雪利(Jon Shirley)就扮演這樣的角色,他冷靜與謙和的風格,與蓋茨傑出、令人生畏的風格形成一種平衡。

5. 合作夥伴

就如同許多球類運動有「單打」、「雙打」之分,有些領導者擅長與他人共事合作,有些產業也比較適合共同營運。不過這樣的營運模式,就非常考驗兩位共同領導者的合作與分工。

6. 繼承人人選

在許多情況下,設立 COO 職位的主要原因就是替公司培育未來的 CEO。由於 COO 的工作能夠了解到整個公司的營運狀況,包含業務、產業環境和員工,因此能夠更快上手。因此,從 COO 當上 CEO 的例子不在少數。

7. 企業 MVP

最後,有些公司會將 COO 職位當成留才的方式,以免具有接班潛力、優異的高管被對手挖角,有時這也會被視為制定高管接班時程的行為。

《哈佛商業評論》補充提到,上述這 7 種定位並不互相衝突,有些 COO 可能會有超過一種以上的角色,最終還是取決於企業的管理策略以及願景規劃。

由於 COO 與 CEO 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連結與分工,對 CEO 來說,也要給予 COO 溝通空間以及界線清楚的決定權。另外,也別忘了要給予更多的「鎂光燈」,讓通常在幕後付出的 COO 能夠共享榮耀。

【延伸閱讀,更多讓打工仔進步、變得成功建議】

進步|只懂否定自己?這5條問題 成功人士的答案絕對與你不同

+13

成長|死做爛做只令你持續庸碌 前5%職場精英都有這20個做事習慣

+16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