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遺美|上環近百年老店封存旗袍盛世 不憂訂單只憂不夠師傅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香港一向生活步伐急速,一不留神身邊老店就人去樓空,而新店鋪則開了一家又一家,城市景觀「改朝換代」不知多少遍。本文摘取自非凡出版《香港遺美: 香港老店記錄》,作者林曉敏親訪二十五間本土傳統老店,並在書中分為衣食住行四大章節,當中有不少屬於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手工藝、飲食文化,這些逐漸式微的店舖極具香港特色。首章〈別出心裁 為她人做花衣裳〉走訪上環旗袍老店美華時裝,店主簡師傅一針一線見證香港文化變遷,在機器化時代保留珍貴手工藝溫度。

美華時裝(圖片來源:《香港遺美: 香港老店記錄》)

美華時裝 | 上環皇后大道西76號

位於上環的美華時裝,
開業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店名美華,
一襲旗袍穿出美麗好韶華。
百年以後的今日,
已是香港歷史久遠的旗袍店之一。

美華時裝老闆簡師傅(圖片來源:《香港遺美: 香港老店記錄》)

日夜為客人度身裁衣的老闆簡漢榮,家中三代都是旗袍師傅。百年以前,爺爺已在上環開舖,簡氏一家是廣府人,聘請了不少由上海南來香港的裁縫師傅,生意高峰時期店內曾擠滿了三十多位師傅。上海人講究面子,互相較量手藝,得到稱許後,衣服做得越來越好。如今人去樓空,隨着師傅老去,新入行的年輕人學藝未精,手藝逐漸式微。除簡師傅以外只剩下兩位師傅,一起同舟共濟。簡師傅揭着一疊厚厚的帳簿,生意應接不暇,不憂訂單,只憂不夠師傅。

美華時裝的方呎小店,保留着與數十年前相同的擺設和佈局,儼如把旗袍盛世封存的舊式玻璃櫥窗設計,裹面豎立着兩個套上華衣的摩登人偶。店內陳列着花花綠綠的布料,一件件色彩絢爛的旗袍如瀑布懸掛,每個衣架上都印有美華的金漆招牌,婉約雅致。店門後燈光黯黃的房間,是簡師傅長駐的小小工作室,一台舊式腳踏縫衣機,一張工作枱,還有一堆針線,昏黃的韶華彷彿就在昨日。

一襲麗裳搖曳生姿,表現含蓄的東方美態。 (圖片來源:《香港遺美: 香港老店記錄》)

手執針線 傾盡一生

先敬羅衣後敬人,簡師傅一人顧店時,都會穿着一身熨得骨直的西裝,是文質彬彬的老派人。他十多歲便到店裏幫忙,太子爺初來甫到,從打雜學起,洗廁所、抹地板、熨衣服,後來拿起鉸剪造旗袍。七十年代從父親手上接手美華,正值旗袍由盛轉衰的時期。憑着對旗袍的一份執着,一把鉸剪、一把尺、一支針、一架衣車,執起手便是五十年,傾盡一輩子,成了他口中的做人情、做長情、做感情的生意。

人客如朋友,造一件旗袍得見三次面。初見時,人客選好布樣,先量身,再剪樣,作簡單縫合;之後人客再來試身,過後要把線步全部拆掉,從頭縫過,按需要加裏布、企領、鑲邊、花紐等; 最後人客回來取造好的一襲旗袍。對簡師傅而言,有客人回頭光顧是對手藝的肯定。捧場客不絕,不論平民大眾,達官貴人也找美華造旗袍,他日衣不稱身時,終身免費包改。

旗袍曾是女士衣櫥裏必備的衣物,昔日是便服,以粗衣麻布製造;今日成經典,以綾羅綢緞細縫。布料選用嚴謹,沒有最好的布料,只有最適合的布料。簡師傅會按客人的年齡、喜好、個性,以及穿着的場合來建議選用的布料,如年輕女士可駕馭亮麗的色彩,上了年紀的選閃閃發亮的喱士款旗袍,較不顯老,外國人喜歡福綠壽、牡丹等中式花樣,日本人則喜歡皇室藍,辦喜事要搶眼釘珠布,飲宴用絲質布尊重場合,日久知人心,再難猜的女人心,簡師傅也能掌握。

《香港遺美: 香港老店記錄》書封(博客來)

書名:香港遺美: 香港老店記錄
作者:林曉敏
出版社:非凡出版

一針一線密密縫

造旗袍靠的是人手時間工夫,款式大同小異,分別主要見於衣領、衣襟及衣袖,領子主要分圓領、方領、鳳仙領、波浪領等,而衣襟則有直襟、圓襟、方襟、琵琶襟等。除了兩邊夾位多用衣車縫合外,上至緄邊,下至花鈕,一針一線都是人手縫製。做一件旗袍,得在案前埋首三四天,小至一粒襟前花鈕,都要扭一小時。每個位置都非常講究,可扭出壽、喜,甚至姓氏等字體,以及蝴蝶、牡丹花等花鈕圖案,五花八門。在機械化製作橫行的今天,仍保留手工藝的掌心餘溫。

女士穿上一襲貼身旗袍,窄腰短袖,高領盤扣,一舉手一投足,散發古典含蓄的東方神韻。竅妙在度身、裁縫一環,有經驗的師傅會藏拙露巧,仔細地根據客人身型做標記,再在剪裁和縫製的過程中顯美藏拙,燕瘦環肥的女士也可穿出旗袍的玲瓏浮凸之美,貼身剪裁看上去優雅端莊。從容走在路上,不緊不慢,不疾不徐,來自一份密密縫的心意。

舊時日的旗袍及長衫都是客人自攜布料度身訂造,以求衣服稱身。如今造衫師傅短缺,市面上多是成衣,或會衣不稱身。旗袍及長衫製作也受花鈕花扣及刺繡花布的製作師傅相繼退休而影響,阻礙了文化傳承。不過近年有不少新派的設計師將隆重的旗袍長衫便服化,以創新設計一改傳統的樣式。

逾半世紀的針線活,歲月催人老,年約七旬的簡師傅儘管精神抖擻, 滔滔不絕地話當年,歲月的痕跡已經慢慢爬上他的面容。女客絡繹不絕的店舖,造旗袍讓他遇上一生摯愛的太太,膝下子孫卻無意繼承父輩祖業,老店奔向百年之際無人接捧。簡師傅說來拜師學藝的人不少,但全數回絕,無謂誤人子弟。他說自己的記性隨年紀漸長變差了,甚麼都要用筆記下,而時代善忘,即使面對旗袍日漸式微的命運,他依然會一絲不苟地做好一針一線。

歷史查考——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衫身合一的長衫,錦上添花的花鈕,一件貼身花衣裳處處都是傳統手工藝,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長衫是傳統中式服裝之一,在民國初年開始流行,可分為男裝及女裝,是舊日香港人的常服及宴會服,在香港歷史悠久。長衫製作過程繁複,是一門講究經驗、耐性和技術的手藝。

在傳統的新界宗族社會中,男裝長衫是身份象徵,在進行春秋二祭、打醮等傳統儀式時,鄉親父老均穿着長衫以表身份,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後來被西式服裝所取代。而女裝長衫一般認為是從清朝服裝蛻變而來,又稱作旗袍。在二十年代,中國女性漸漸摒棄上衣下裙的文明新裝,穿起衣袖寬鬆的連袖長袍;至三十年代,旗袍服飾風靡上海,形制也因西化而漸趨合身,以舶來品拉鏈取代花鈕,配以喱士質料;香港於五六十年代開始普及長衫,西方文化融入服飾之中,加上大批南來的上海裁縫以精湛的海派工藝,運用西式裁剪造出立體結構,讓長衫更貼身,甚至在細節微調,加入花鈕花扣、高領開衩、下擺收窄等,逐漸擺脫上海旗袍的影子,造就長衫在香港遍地開花的流金歲月;七十年代以後,成衣流行,長衫不再是主流服裝,但仍受不少精英階層的女性擁戴;八十年代以後,港人逐漸跟隨海峽兩岸,為長衫套用「旗袍」一詞;一度淡沒的長衫潮流在二十世紀末復甦,傳統與創新並有,中西更見融匯,塑造出香港都市女性傳統服裝的獨特面貌。除了本地製作,由於師傅人手短缺,亦有香港前舖接單,內地作後廠製作的現象。

今日的一襲長衫,見證着西方思想潮流的掀起,到辛亥革命的民主思想,再到新世紀的開放包容。在歲月沉澱下,長衫成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即使在英治下的香港,亦曾如是。

(本文由非凡出版授權轉載,標題為編輯所擬,圖片由非凡出版提供,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林曉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碩士,現職博物館工作。於2020年設立「香港遺美 Hong Kong Reminiscence」專頁,以相片拾遺,留住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