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閒情】看清瘋癲樓價 上車的4個「絕望真相」逐一擊破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鴨脷洲驚現新地王、中原樓價指數再度破頂、鰂魚涌10大屋苑600萬元以下單位絕跡、天水圍嘉湖山莊呎價歷史性見「5位數」……連串「壞消息」刺激了一眾「無殼蝸牛」的情緒,「上車無望」之聲再次揚起。
在資金市推動下,樓價早已脫離基本因素,何時回歸正常,無人有水晶球,但在默默等待之中,看清樓市情況,肯定利多於弊。《香港01》綜合網上有關樓市的一些「真相」,找來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逐一拆解。

乘搭巴士由灣仔到天水圍,需至少1小時45分鐘。(資料圖片)

真相一、嘉湖山莊都破頂   樓市已屆「牛三」?

「牛市三期」的特色是市場情緒相當樂觀,壞消息當好消息炒,在股票市場,細價股、蚊型股開始當炒。買樓講「Location」,目前較偏遠上車盤嘉湖山莊的樓價都被搶高,莫非代表樓市已到強弩之末?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不同意嘉湖山莊是「細價股」、「沒人要」的判斷。「嘉湖山莊是全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屋苑,經常會入成交龍虎榜頭10位,﹙我﹚不覺得是很偏僻,無人要。其實偏遠都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現在有了西鐵,去中環都只是45分鐘左右。」

他解釋,雖然近來不少樓盤成交創新高,但二手市場不活躍,代表性較低。也許部份業主見樓價升,選擇開高價放盤,但買家都不是全面「追價」,因為很多人都未必負擔到,間中有一兩個買家決定入市,便會創下「新高」,所以出現樓市「乾升」格局。

海航系先後以近200億元吞下啟德3幅住宅地皮,每呎樓面地價最高達1.36萬元。(資料圖片)

真相二︰樓市乾升   成交價無代表性?

事實上,本港樓價「破頂」的同時,成交量卻日漸萎縮,去年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的住宅物業買賣合約總數按年減少2%至54,701份,遠低於1996至2015年期間91,878份的長期平均水平。

劉嘉輝認為,出現樓價升、成交跌的奇怪現象,很大程度是因為政府先後推出多項樓市辣招所致。「雖然政府推出辣招是希望打擊短炒,幫樓市『降溫』,但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令業主更『惜售』,因為這些業主在賣了手頭上的單位再買新單位時,有機會受辣招影響。」結果是,樓市的二手供應量大減,二手成交也大跌。「令到市況更波動,上得更快,也落得更快,所以去年內地股市和匯市遇困,香港樓市一下子就急跌了一成多。」

成交大減,是否代表現時的高樓價欠缺代表性呢?劉嘉輝認為不能說現在的樓價完全沒有代表性,但無可否認,成交量少了近半,關聯性(Relevance)一定是少了。

劉嘉輝認為,政府推出辣招打擊短炒,令業主更「惜售」。(受訪者提供)

真相三︰「麵粉價」被搶高   未來「麵包價」肯定會貴?

不少人認為「麵粉價」﹙地價及建築成本﹚貴了,未來「麵包價」﹙樓價﹚就一定不會便宜。的確,在10多年的樓市上升周期之中,地價與樓價節節上升,有關說法似乎有些根據,但究竟是「雞先定蛋先」?抑或兩者的關連性未必很強?

樓價走勢,理論上取決於供求關係,而非成本,在供應過剩,或者乏人問津的情況下,發展商為求套現,也要割價求售,道理如到了晚上,麵包店見無人買麵包,減價散貨一樣。況且,投地成交價反映的是個別發展商對未來市道的看法,重點是他們也是凡人,有機會「睇錯市」,成功投地後,將「麵粉」變成「麵包」,中間需時2、3年以上,時間差是一個風險。

美聯劉嘉輝亦指,地價上升的主要影響只是會令業主對樓市有較正面的預期,可能會提高單位的放售價,但長遠來說,今日投的地要幾年後才可以落成開售,到時候的樓價受很多因素影響,沒有人估計得到。他以1997年出現多幅地王為例子,稱如果樓價下跌,即使單位的成本價高過市價,假如發展商要急於套現,都要「焗賣」,不代表現時地價貴,日後的樓市就一定要升。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信置(0083)牽頭的財團於97年上一個樓市頂峰,以較底價高出逾87%的118.2億元投得小西灣地王,不久便遇着金融風暴,樓價傾瀉;地王後來變成藍灣半島,於2000年開售,首批呎價只有4千多元,誰說「麵包」價一定會貴過「麵粉」價?

樓價不停升,成交量卻只有辣招推行前的一半。(資料圖片)

真相四︰ 辣招之下   投資客已絕跡?

根據政府資料,短期轉售(包括確認人交易及24個月內轉售)的成交宗數由開徵「額外印花稅」(2010年1至11月)前的平均每月2,661宗(佔總成交的20%),減少到2016年的平均每月28宗(佔總成交的0.5%)。與此同時,已擁有至少1個住宅物業的香港居民購買物業的個案於上年12月跌至225宗,佔總成交的6.3%,低於去年1月至11月期間平均每月1,181宗。數據背後,是否代表樓市投資客真的減少,抑或只是「數字遊戲」?

劉嘉輝認為,投資者逃避政府監管的方法很多,「要講都講唔曬」,例如投資客可借無物業的親戚家人以首置名義買樓。雖然政府難以完全禁止樓市投機客,但自政府推出辣招後,短炒確實是有所縮減的,「摩貨」的數量也大減。但他補充,投資、投機難分,「如果買樓來收租,預計持有10年的,你當唔當是『炒家? 』他反問。

劉嘉輝指如果以持貨3年為準則的話,香港樓市炒家數字的確少了的,但仍有很多有實力的投資者,買樓時都會預計投資3年以上。政府無可能完全不容許投資客參與樓市,因為在監管過程中會產生其他問題。他舉例,長線投資者買樓後一般會對外放租,但如果政府向非首置的買家徵收重稅,令他們不買樓放租,發展商固然也不會出租新盤,這只會變相令租務市場的供應減少,令租金愈來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