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決戰千里影評】「Mysterio」藏政治隱喻?盲撐英雄極諷刺

撰文:電影神搜
出版:更新:

在前幾個月,《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為Marvel電影宇宙的世代劃下了一個階段性句點,鉅細靡遺長達11年的「無限傳奇」(The Infinity Saga),也許初代復仇者們的旅程已經結束,但MCU的傳奇故事仍舊繼續着,特別是一肩扛起「無限傳奇完結篇」之名的《蜘蛛俠:決戰千里》(Spider Man : Far From Home)就顯得格外重要,且別具意義;如今擊敗了魁隆(Thanos),諸位復仇者元祖相繼退場,《蜘蛛俠:決戰千里》的問世,將引領觀眾進入「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仍附帶着餘波的世界觀,要說是階段性的結束?不太盡然,在我眼裏,《蜘蛛俠:決戰千里》更像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蜘蛛俠:決戰千里》是「無限傳奇」的結束。(《蜘蛛俠:決戰千里》劇照)

如Kevin Feige所說:「《蜘蛛俠:決戰千里》才是MCU第三階段真正的結束」。論片中「後彈指事件」的故事脈絡而言,《蜘蛛俠:決戰千里》的確籠罩着《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事件後的餘波,悼念逝去英雄、彈指後整頓世界的不平衡,對本片的主人公彼得柏加而言,莫過於是失去恩師——Tony Stark的傷痛,在這11年、總共23部電影,「無限傳奇」一部份更像是屬於鐵甲奇俠/Tony Stark這個角色的紀元,而在《蜘蛛俠:決戰千里》亦延續了《蜘蛛俠:強勢回歸》(Spider-Man: Far From Home),主線故事仍與《鐵甲奇俠》系列有所呼應。

關於「責任/天命」的審視

個人並不是一位《蜘蛛俠》系列的鐵粉,但要論MCU每位英雄的角色弧線,哪一位角色最打動我,非湯賀蘭飾演的蜘蛛俠——彼得柏加莫屬(接着是鐵甲奇俠與銀河守護隊),至今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推出後,個人仍然覺得《蜘蛛俠:強勢回歸》是MCU系列最佳(在《蜘蛛俠》系列裏則僅次於Sam Raimi執導的《蜘蛛俠》版本),它不同於其他部MCU作品之處,無疑是放大了英雄「最平易近人的一面」,講述主題亦為英雄的責任命題,多了幾分的日常刻劃,《蜘蛛俠:強勢回歸》把格局做小,卻品見初心,甚至是最令人感同身受的《蜘蛛俠》電影,也許《蜘蛛俠:決戰千里》在角色歷程的描寫,略遜《蜘蛛俠:強勢回歸》一籌,但本片卻給了彼得柏加的英雄旅程一個關於「責任/天命」的審視與申論。

《蜘蛛俠:決戰千里》的主題亦離不開所有蜘蛛俠電影的命題——「能力越強,責任越大」。(《蜘蛛俠:決戰千里》劇照)

在導演Jon Watts的鏡下,《蜘蛛俠》系列的電影IP除了囊括既有的MCU世界觀元素,也多了幾分John Hughes的YA青春校園電影感,《蜘蛛俠:強勢回歸》向John Hughes的《咪走堂》(Ferris Bueller’s Day Off)與《早餐俱樂部》(The Breakfast Club)致敬意味深厚,至於《蜘蛛俠:決戰千里》則延續了《蜘蛛俠:強勢回歸》的YA劇(Young Adult劇/青少年劇)基調,格局與角色推展至更大的格局,《蜘蛛俠:決戰千里》的故事肌理和三幕劇的結構與《蜘蛛俠:強勢回歸》仍屬同一套,命題也延續之,曾在《蜘蛛俠:強勢回歸》渴望成為英雄拯救世界的鄰家男孩,在歷經恩師Tony Stark的死,《蜘蛛俠:決戰千里》則與《蜘蛛俠:強勢回歸》相反,彼得多了幾分卻步,因膽怯而(暫時)卸下英雄身份,就與Sam Raimi的《蜘蛛俠2》有異曲同工之妙,最終重拾緊身衣與責任感的段落,始終與系列的角色命題「能力越強,責任越大」脫離不了關係。

Mysterio帶有社會寓意與諷刺

關於本片的反派,雖然在預告一直掩蓋積佳蘭賀(Jake Gyllenhaal)飾演的Mysterio是一名反派角色的事實,但實際了解他在漫畫當中的背景與身份,大概就能明瞭他在電影中是何等地位,而Marvel再次發揮了他們的「偽預告騙術」,Mysterio「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彈指事件撕裂時空而帶來元素眾」的說詞,通通都是一場騙局,Mysterio真正的來由,其實就與《蜘蛛俠:強勢回歸》的禿鷹無異,簡而言之又是Tony Stark樹敵、又是彼得要幫背的鍋;要評價Mysterio這名反派,大概只能以「空有理論,卻沒有明確的動機」來形容,他仍然是位典型的Marvel反派,唯一令人信服之處,只有他代表的社會寓意與諷刺,重點是還跟角色塑造本身是兩回事。

今集反派「Mysterio」代表的社會寓意與諷刺發人深省。(《蜘蛛俠:決戰千里》劇照)
人們需要能夠相信的東西,而現代人甚麼都願意相信。
「Mysterio」Quentin Beck

這句話以現今的角度來看格外諷刺,也是《蜘蛛俠:決戰千里》箇中的社會隱喻,只要有哪位指標性人物「說了」或「做了」甚麼,人人都信以為真,無論是真是假,舉凡Quentin Beck利用Tony Stark無人機製造並投影出元素眾來大肆蹂躪世界,然後自扮救世主來讓自己成為「鐵甲奇俠第2」,Mysterio代表的社會諷刺即為「偽造」與「眼見為憑」,無人機投影是他的糖衣、媒體則是他的利器。

蜘蛛俠並非鐵甲奇俠第2

地球救世主(Tony Stark)之死,換來短暫的和平,卻也埋下了因果,給予天才與救世主的質疑,《蜘蛛俠:決戰千里》在這點就完勝先前的《變種特攻:黑鳳凰》(X-Men: Dark Phoenix),而這也給予「鐵甲奇俠/Tony Stark」這名英雄的角色弧線真正的終結?(希望啦,結果第三集的反派又是Tony Stark搞出來的),對於彼得而言是個探討關於「英雄責任」的審視,身為英雄並非玩樂,而是一個天命,但絕對是以「助人」為本;他(彼得)並非鐵甲奇俠第2,他就是咱們平凡卻英勇和善的鄰家英雄——蜘蛛俠,這是始終如一的。

蜘蛛俠並非鐵甲奇俠第2,他只想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街坊救星」。(《蜘蛛俠:決戰千里》劇照)

「無限傳奇」的首為《鐵甲奇俠》、尾則是《蜘蛛俠:決戰千里》,兩者不僅有諸多的首尾呼應,亦有傳承香火之意味,舉凡彼得在製作蜘蛛裝時,播放着AC/DC演唱的〈Back in Black〉,抑或是片尾向世界大眾揭露真實身份的段落(雖然彼得是被陰的,且嚴重危及到身份危機),處處皆代表着鐵甲奇俠的世代已經告一個段落,蜘蛛俠也許就是接下這位逝去的昔日英雄香火的新世代傳人了。

即睇《蜘蛛俠:決戰千里》精彩劇照▼

+16

延伸閱讀:

《蜘蛛人:離家日》有兩個片尾片段:隱藏劇情與彩蛋人物現身 準備迎向漫威宇宙第四階段

《蜘蛛人:離家日》彩蛋與致敬整理,以及更多你可能需要知道的細節安排(有雷注意)

【本文由「電影神搜」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