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筆記|自信語裡展風華 實踐服務育愛意
文︰保良局朱敬文中學趙文浩校長
在忙碌的工作中,最近發生了兩個生活片段,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再檢視了學校的發展方向:在上星期一個講座中,講者分享現今人工智能的發展,展示了一些「數字人」技術,畫面和音訊幾可亂真,只要用幾個軟件,提供語音、相片和文字稿,就能夠創作出一段影片,「數字人」甚至能模仿創作者的動作、講不同國家的語言,令人嘆為觀止。
然後在同一天,我在餐廳與家人晚飯時,看到有一個家庭,父母鼓勵孩子從餐單中點選菜式,招來侍應,讓孩子自己點菜。那個孩子大約是八、九歲的樣子,看起來膽怯又害羞,但最後就是小聲的、斷斷續續的點完餐。
在我看來,科技發展確實日新月異。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表達能力和自信,才是生活的必須,也是科技和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回想起我小時候參加過不少朗誦和辯論比賽,除了學到知識以外,亦學會了公開演說的技巧,培養了個人自信,日後在大學的學習中,以致在職場上,都受用無窮。
為了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學會與人溝通。我校成立了中文辯論隊,讓學生學習快速思考,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升寫作和演繹的能力。我有參與過同學們的訓練,也間中會技癢指點一下,看見他們踴躍嘗試和學習的表現,也讓我期待同學們的成長和表現。我校學生亦見主動,最近也在「我的沙田精神」徵文比賽及「情繫中華香港青少年作文暨朗誦大賽」中分別取得金獎及二等獎,看到他們紛紛站上頒獎台,越發自信,更是倍感欣慰。
此外,我們也希望推動孩子直接面向公眾,在社區多做活動和服務。所以經濟科今年首次嘗試組織年宵活動,讓學生在沙田花巿推銷自己設計的產品。在短短一個星期,同學們已經有很大的轉變,態度變得積極主動,也能夠大膽地向陌生的街坊講解自己的想法和理念。這個星期我每天都陪伴學生一起叫賣,雖然辛苦,但那種歡樂和共同經歷,以及見到學生進步的成功感,實在是難以替代。
服務方面,我校組織了「敬文服務隊」,讓同學從活動中,建立同理心,學會關愛他人,感恩惜福,透過服務社群,成為他人的祝福。今年保良局發起「擁抱.愛共融」計劃,我校也是其中一間參與學校,同學到訪不同特殊學校,學習製作軟餐,與特殊學校學生一起進行歷奇活動。每次服務完成後,同學都會分享所見所聞,從他們的反思中,我亦喜見他們在表達能力,以至態度上的轉變和成長。
今年農曆年假期間,我有機會到芬蘭,考察當地的教育情況。我發現當地很看重協作和研習,學校設有傳統的工科,讓學生有不少機會去動手學、動手做,去探究他們有興趣的議題。在這個資訊科技爆炸,人人「機不離手」的年代,在「數字人」和人工智能代工泛濫的年代,我認為教育仍然需要照顧孩子的基礎學習需要,學校要有多元而全面的課程和活動,支持同學發展不同的技能、成就正向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
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科技的進步令人驚嘆,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動,始終是無法被取代的。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掌握科技技能,更應注重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自信心和同理心,幫助他們成為全面發展、有愛心和責任感的社會公民。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加美好和充滿希望的學習環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信滿滿地展翅高飛,都能充滿熱忱,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
作者簡介: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趙文浩校長
中學校長,教育及文學碩士,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及創新教學獎得主,深信人人可教,致力在校內推動體驗式學習,同時透過寬廣的課程、多元的生涯規劃,為學生定立目標和方向,鼓勵他們展示才華,建立自信,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