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林改寫香港網球史 校長爸爸黃悅明談如何陪伴兒子追夢

撰文:彭彥怡
出版:更新:

港產網球小將黃澤林,香港人對這個名字絕不陌生,他剛在男子網球巡迴賽ATP 1000級別的邁亞密大師賽勇闖第三圈,改寫香港網球新一頁。5歲初次接觸網球,一鳴驚人,教練已預計他非池中物,自此與網球結下不解之緣。這份得天獨厚的運動細胞,可能遺傳自擔任小學校長的父親黃悅明,父子同樣是運動健將,亦擁有與身俱來的「秘技」。

初學網球視覺彷彿時間靜止 擊球準繩動作完美

黃悅明是聖公會奉基小學的校長,身型高挑,充滿活力。「Coleman(黃澤林的洋名)學咗網球一段時間,有一日突然同我講︰『嗲哋,我覺得個波打過嚟好慢,所以我有好多時間去諗點打。』」幾乎一樣的對白,亦曾於港產片《頭文字D》出現過,劇情講述主角周杰倫要父親黃秋生帶他前往驗眼,原因是發現周遭的活動突然變得很慢,來說明周杰倫的車速越來越快。

黃澤林曾隨美國網球名將阿加斯上課,對方亦大讚他有天份。(圖片由黃悅明校長提供)

不同的是,黃校長完全明白兒子所想,因他讀書時跳遠及打籃球都有相同視覺,時間彷彿靜止了,以致可以不徐不疾做好每個動作。他指Coleman的擊球點向來準繩,由拉拍時機,到膊頭轉動,至擊球後球拍繼續隨揮拉動至尾指的動作都一絲不苟,或許就是與遺傳基因有關。

黃澤林5歲學打網球自此迷上,經常於比賽取得獎項,奠定他朝職業運動員之路進發。(圖片由黃悅明校長提供)

無心插柳揭網球天份 名將阿加斯大讚與生俱來

黃校長作育英才接近二十年,教數學及體育出身,加入聖公會奉基小學第3年,妻子是師範同學,兩人育有一子一女,長女較Coleman大2年,已完成學業現任職投資銀行。黃校長表示,原本安排家姐先學網球,但上課當日因病由Coleman頂替,卻意外發現他的天份,開初都擔心他年紀太小,但Coleman用行動回應,不但越打越出色,一次偶然機會隨美國網球名將阿加斯上課,亦獲對方大讚他有天份。

黃澤林小時候都有踢過足球,但最後揀選了網球成為職業道路。(圖片由黃悅明校長提供)

不過和許多父母一樣,黃校長都有糾結的時候,特別是學業對小朋友成長至關重要。Coleman八歲開始到體院受訓,由於家住港島區,連同車程每天要晚上要9時才返抵家中,頗為吃力,但眼見Coleman真心愛打網球,承諾安排時間做功課及溫習,唯有放手讓他全情投入,「我成日同佢講,要每日都當係最後一日返學嘅心情去學習,自然就會珍惜。」果然,Coleman不但無荒廢學業,2016年更以12歲之齡破紀錄成為「南華主席盃」最年輕冠軍得主。

黃校長都曾糾結如何令兒子在讀書與運動之間取得平衡,他很感謝拔萃男書院當時的特別安排,令Coleman於初中時仍跟上學業進度。(圖片由黃悅明校長提供)
2017年黃澤林取得發掘未來網球冠軍新星冠軍,當時他年僅13歲。(圖片由黃悅明校長提供)

平衡比賽與學業 成績屢創佳績

其後Coleman升上拔萃男書院,得到學校全力支持及配合,當他赴外地比賽,學校都會在功課上作特別安排,故成績總算跟得上。Coleman在學業上取得平衡,網球比賽的成績越來越好,2018年已贏得Junior Orange Bowl 14歲以下單打冠軍(橙碗盃網球錦標賽),是首次有港人奪得這項殊榮,同時美國體育經紀公司IMG亦羅致他成為旗下網球團隊成員,奠定他朝職業球手之路進發。

黃校長認為讀書不只為工作,故勸勉兒子即使花上10年都要完成港大課程。(盧翊銘攝)

黃校長指自己身為父親,義不容辭陪同子女一起追夢。Coleman 2022年透過「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獲香港大學取錄入讀工商管理,當時他曾一度想放棄學業專心做運動員,但黃校長提醒兒子,讀書不只為將來工作,而是為了擴闊眼界、增加修養,「雖然可能最終要花10年先可以畢業,但我希望Coleman能保持追求知識的心態。」

黃澤林於2018年贏得Junior Orange Bowl 14歲以下單打冠軍(橙碗盃網球錦標賽),賽後返港捧著獎盃跟父親合照。(圖片由黃悅明校長提供)

運動可磨練鬥志 強調非升學捷徑

聖公會奉基小學校園內不難見到一些英文金句,都是黃悅明校長的座右銘。他坦言最理想的教育是帶學生多走出校園見識,朝自己有潛質或興趣的方向發展,增加自信,同時有機會就多嘗試,因能力都是累積下來,不能一步登天。

他舉例,Coleman也不是每場都比賽都能勝出,但自小的刻苦訓練,已磨練出他不易放棄的性格。「有一次他比賽輸咗,我開頭都擔心佢會唔開心,點知佢同我講︰『我已經好努力去練都輸,證明其他人嘅實力真係好強,我一定要再勤力啲!』」黃校長笑言,兒子內心已強大到不用自己擔心,亦證明他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

奉基小學的同學都指黃校長高大又有活力,又稱他小息會開放校長室讓學生入內玩耍及聊天,十分親民。(盧翊銘攝)

聖公會奉基小學自黃校長加入後,校園一角的魚池化身成體育專區,添置了電子籃球機、乒乓球枱及單車,讓學生在小息時段多做運動,近年學校在劍擊、田徑、游泳及三項鐵人等學界比賽屢獲佳績。

黃校長強調,學校角色是協助學生發展個人潛能,並主張全人教育。不過他同時承認,有運動成績突出學生獲一些優秀的學校垂青,但強調前題是學生必須對該運動有興趣,形容學生練習會比讀書還辛苦,否則有違培育的原意,小朋友亦不會快樂,家長亦不要視運動為升學捷徑。

校內都貼有校長喜歡的鼓勵性金句,他希望同學都能明白凡事要經過努力才有收獲。(盧翊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