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帶降噪耳機影響聽覺處理能力?醫教遵循6060法則保護聽力健康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現代人幾乎每天都會用耳機聽音樂,尤其愛用降噪耳機,但這可能對耳朵造成長期負擔。

英國專家警告,降噪耳機可能影響大腦的聽覺處理能力,長期下來影響聽覺發展,所以合理使用耳機,控制音量和使用時間,才有助於減緩聽力受損速度。

▼長期戴耳機或致聽覺永久受損?(按圖看清👇👇👇)

+4

相關文章:耳嗚|長期出街戴耳機聽歌或致耳痛 「66」原則避聽力受損

降噪耳機過於方便 11億年輕人聽力受損風險大幅提升

藍牙耳機日益普及,降噪技術不斷提升,讓民眾在追劇聽音樂時,品質更佳,但不當使用,聽力受損年齡確實在下修。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超過一半的年輕人,推估高達11億,沒有妥善使用耳機或控制聆聽環境,使得聽力受損風險大幅提升。

英國國民保健署聽力專家表示,近來短短數個月內,抱怨聽力問題就診的年輕人明顯增加,但檢查結果耳朵沒有異常,真正問題出在大腦難以分辨聲音,無法有效處理聽覺訊息,特別是在有背景音樂或噪音的環境下。

降噪耳機使用太久 大腦喪失自動降噪功能

台灣振興醫院耳鼻喉科部聽覺主任力博宏表示,當人長久在降噪耳機所設定的聆聽環境之下,它把所有的噪音都過濾,大腦就趕到怠惰,失去自動降噪的需求,若想保持大腦的降噪能力,民眾不妨嘗試安靜下來,就會發現周遭其實有很多本來不會注意到的噪音。

耳朵劇烈疼痛5大健康問題(按圖👇👇👇)

+12

相關文章:聽覺受損|從眼睛周圍開始痛?耳朵劇烈疼痛恐暗藏5大健康問題

「入耳式耳機」更傷聽力

力博宏也指出,聯合國一直在呼籲重視青少年聽力的問題,因為現代人的個人聆聽設備實在太方便,很多學生在上下學、同學的階段就會戴上耳機來聽,不管是學習英文或是聽音樂,長久下來對人體的影響都很大。

台灣新光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邱昱勳表示,降噪耳機在設計時,是將使用者周圍的噪音降低,因此耳機音量不用開太大,也就不會對耳朵造成傷害。可是實際上,因為它的音質體驗比較好,會讓人戴太久,尤其經常使用「入耳式耳機」,容易造成聲波無法溢出,長久以來對耳朵的傷害反而會更大。

為什麼會引發耳鳴?該如何分輕重程度呢?(按圖👇👇👇)

+9

相關文章:耳鳴惡化24小時聽到尖叫聲 感冒過勞8成因吃蘋果朱古力加重耳鳴

使用耳罩式耳機更護耳 遵循「6060法則」保聽力

任何耳機都不應該長時間使用,若民眾要聽音樂,耳罩式耳機比起入耳式耳機,更能保護耳朵,使用時間和音量也要遵循「6060」法則。邱昱勳說明,所謂的「6060」法則是指,聽耳機的音量最大為60,不要太大聲,且每聽60分鐘,就休息10至15分鐘,經由適度的休息與音量,來保障耳朵的聽力安全。

延伸閲讀:

5種營養素護眼更全面!這水果比藍莓更抗氧化 保護黃斑部調節老花眼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