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湯水|立秋後末伏燥熱積暑濕 末伏3湯水羅漢果雪梨健脾胃

撰文:何嘉瑤
出版:更新:

立秋過後,便是三伏中的末伏(8月10日),意味着天氣雖然仍十分炎熱,但會逐漸早晚轉涼,陽氣漸消、陰氣漸長。今年末伏將持續9日,隨著天氣漸漸乾燥,末伏有甚麼注意事項呢?末伏期間又有甚麼方法可紓緩不適呢?

末伏由今日(10日)起至本月19日共10天,這段期間仍然高溫乾燥,甚至比立秋前更炎熱,但早晚漸趨清涼,因此有「秋老虎」之稱。註冊中醫師楊恩劍寧解釋,在「秋老虎」期間,天氣還是炎熱,易感溫燥之邪,但同時接近立冬,天氣漸涼,易感涼燥之邪,容易出現乾咳、便秘情況,建議飲用潤肺湯水,有助增加肺、大腸、咽喉及皮膚的滋潤度。

▼末伏有什麼注意事項?(按圖了解 👇👇👇):

+2

末伏後,便漸漸步入秋季,宜早睡早起,早睡可增強抵抗力,亦避免深夜因涼風着涼;早起則有助肺氣舒暢,減少秋天罹患呼吸疾病的機會。

相關文章︰【健康湯水食譜】淮山海底椰無花果湯 秋老虎湯水保濕潤肺潤腸

三伏天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合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意思為「伏邪」,這裏解作「六邪」(風、寒、暑、濕、燥、熱)中的暑邪。那麼,在這段時間大家有什麼應注意事項?

▼三伏天有什麼養生方法?(按圖了解 👇👇👇):

+2

首先曬太陽可以溫煦體內的陽氣,養生必不可少。夏季有兩個時段最宜曬太陽:早上6時至10時,及下午4時至5時。夏季每日曬太陽5~10分鐘,平衡陰陽。早晚進食宜清淡,如粥、瓜果(冬瓜、絲瓜、苦瓜)等,午餐多喝湯水,這樣可以清涼解熱、去暑靜心、防止中暑。切忌進食生冷食物、油膩食物、辛辣食物。

此外,註冊中醫師鄧蕙盈也提醒,末伏期間雨水較多、濕氣重,易令人四肢沉重無力、疲勞、出汗、多痰,建議外出時可多帶一件外套旁身,以免進出冷氣地方時著涼。此外,脾胃虛弱者也要留意,由於末伏期間濕氣重,易出現腹瀉、避喝冷飲。

▼三伏天期間有其麼紓緩方法?(按圖了解 👇👇👇):

+5

相關文章︰三伏天懶人包|全年最熱天宜吃瓜治鼻敏感關節炎 三伏天唔只3日?

錯過初伏、中伏仍可做天灸?

末伏期間有三個日子是最適合做天灸,分別是本月9日、10日及11日。

「三伏天灸」是傳統中醫藥療法「冬病夏治」中的特色療法,以艾灸特定穴位以升陽補虛的治療方法。三伏天人體陽氣積累達到年度最高點,臟腑功能相對旺盛,利用這有利時機治療虛寒性疾病,如鼻炎、慢性支氣管炎、關節炎等,能最大限度地升陽除寒、去濕化濁,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

一般而言,天灸會選擇入伏時候開始,療效更佳,也可在三伏天起伏的時候進行天灸,可以更充分的順應氣候變化來調養身體。不過,若錯過了初伏,或者起伏的時間也沒有關係,在三伏天內進行天灸都可以起到治療效果,過後幾天補便可。

▼天灸有什麼人不宜?(按圖了解 👇👇👇):

+4

天灸適宜人士:

凡是屬於虛寒體質、過敏體質,或任何體質感受寒邪,秋冬季節加重的某些疾病都適合做天灸。

天灸不適宜人士:

1.天灸當日出現發燒、哮喘急性發作期、咽喉發炎、肺部感染病者

2.肺結核、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糖尿病患者、惡性腫瘤、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患者(G6PD 缺乏症)

3.兩歲以下幼兒、孕婦

4.皮膚有破損及極易過敏者

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便是末伏的第一天(8月10日),天氣變得乾燥,註冊中醫師鄧蕙盈指,這段期間較常出現與氣管相關的問題,如鼻敏感、氣管敏感、咳嗽等。另外,肺與大腸相互影響;當肺氣宣發和肅降的功能失常,就會容易出現便秘、暗瘡及牛皮癬等問題。在三伏天期間,可以多喝一些去濕、健脾胃的養生湯水,幫助化解身體上的不適。

▼有什麼養生食療可供選擇?(按圖了解 👇👇👇):

+16

冬瓜薏米百合湯:去濕健脾、清除暑熱

蘋果雪梨無花果湯:養陰潤肺、增強體質

羅漢果西洋菜陳腎湯:化痰止咳、健脾潤肺

▼立秋除了飲食及衣著上要注意外,日常也可按摩不同穴位養生(按圖了解 👇👇👇):

+16

相關文章︰立秋養生|入秋易咳鼻敏感 羅漢果陳腎湯健脾潤肺3款湯水清暑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