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立冬後亂進補或有礙健康 曾確診新冠 應「這樣」補充營養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24節氣中的立冬,也是冬天的開始。在華人地區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許多人迫不急待現在就要去大啖麻油雞、薑母鴨。但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提醒,出現嘴乾、嘴破、喉嚨痛的「虛火」者不適合補之外,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疫後者也千萬別亂吃,小心補過頭。

陳麒方表示,以中醫學理來說,雖然最冷的時間點落在冬至前後,但一年當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是季節交替的日子。而在四立前一兩天是「四絕日」,天氣的乾濕冷熱和溫差變化大,尤其次立夏、立冬更是寒熱轉換時間點。

相關文章:秋天養生|秋燥傷肺易咳易痕?中醫推蓮藕百合5食物強肺增抵抗力

+8

過去民間習俗會在立冬進補,作為一年辛勞給身體的犒賞,以恢復元氣。陳麒方說,因為過去農業社會,立冬是需要儲備能量的時候,因此有此補養的習慣。但現代人生活型態不大一樣,不需要特別儲備能量,也不需要特別進補。

他說,除非是精神體力不佳、胃口不好、怎麼睡都睡不飽,或是腸胃不佳,如容易便秘或拉肚子對天氣變化較敏感、「體虛」的人,才需要適度滋補。可在食材中加入薑、當歸、茴香等溫熱的藥材,並用米酒烹煮,讓藥力更容易發揮。

但是陳麒方提醒,有些民眾雖然身體疲憊,但有嘴乾、嘴破、喉嚨痛等症狀,表示體內正在發炎,屬於「虛火」的狀況,反而不可吃溫熱的藥膳進補。

另外,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流行,還有許多人染疫。他也提醒,疫後也千萬不要因為立冬而跟着去「補冬」。

陳麒方說,不論是《傷寒論》的「差後勞復」或是孫思邈《千金方》談食禁的篇章中都提到類似的論述,外感要治療、清餘邪,就需要「引邪外出」。像是新冠肺炎一類的外感,染疫後還使用溫熱的藥材補身,反而封住外出的路,讓餘邪留體內,造成病情惡化。

他說,這些人可食用添加茯苓、芡實等平性藥材、較平緩的四神湯,或是不加藥材的雞湯、滴雞精等,補充營養,又不會造成太大負擔。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建議】

銀髮飲食|蓮藕補血、通菜解毒 台灣國寶級中醫推薦9種養生食品

+23

養生飲食|皮膚乾流鼻血屬秋燥症狀!中醫師推介13種食物養陰潤燥

+6

秋天養生|喉乾咳嗽易失眠 雪梨羅漢果潤肺清心5茶療助眠飲什麼?

+3

延伸閱讀:

「立冬」進補,不是每個人都可補!中醫師:3種體質的人當心反效果

薑母鴨、麻油雞NG!確診後冬令怎進補 中醫師揭最適宜組合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