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中暑|香港山女:盛夏行山 點先叫做量力而為?

撰文:體育來稿
出版:更新:

最近每日都酷熱天氣警告,正常人都選擇嬉水而非行山,但始終有啲傻人如我就貪𠵱家高清天和山上少人而繼續行山,但最近的確少講自己其實有咩考量、如何選擇路線、帶備咗咩消暑用品等等。而噚日就接二連三見到似乎因為中暑而最終致命嘅行山意外,我諗無人想發生任何意外,真係一單都嫌多,因此縱使以前寫報紙專欄時經常提的注意事項,藉今次時機重新整理及重提一下。
文:香港山女Mountain Girl HK

香港山女曾撰寫行山書《山系手記 - 香港100條行山路線》。(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不少人話「行山要量力而為」,但觀乎近日幾單行山意外,佢哋係咪真係全部無量力而為?而點樣才算是「量力」和「而為」?雖然自問並非任何專家,更無考過任何專業資格,但叫做行山9年有少少經驗,近年亦會盛夏行山,就斗膽分享少少個人經驗而已,歡迎討論,但假如單純覺得天氣熱就不應行山,就不用浪費大家時間了。

了解香港山女:香港山女首度出書介紹百大行山路線 滲入環保訊息盼山友帶走垃圾

香港山女分享夏天行山的心得。(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的確並非人人適合哩種天氣仍行山。講少少個人體質背景,我散熱能力特別好,從未試過中暑(touchwood!),加上行山近9年,習慣戶外天氣及不怕熱,因此自問體質是較一般更能適應盛夏行山或戶外活動。

但我亦非一開始行山便會盛夏行山,也是慢慢以低風險的方法「量力」,衡量自己的能力。

1. 選擇風險低的路線

盛夏行山,一定要慎選路線。在「量力」階段,即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耐熱程度時,選擇短程、坡度低、多撤退點、多補給、路況簡單易行(可以有手開遮)都很重要。但前題是自問有行山習慣,因為新手便挑戰這種酷熱天氣,真的風險會很高,建議新手留待秋冬天氣較涼爽才開始試試行山。

香港有很多鄰近市區的小山頭。(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香港有很多小山頭,部份坡度只有100米以下,而且接近市區,一旦感覺不適,亦可即時撤退或求救,救援也不用很久而導致失救。即使較偏遠一點點,如附近有士多等可補給或遮蔭消暑的地方也能減少遇突發情況而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的情況。而現時這種天氣,中午至下午約3時是太陽最惡毒之時,自己一定開遮,還要是能阻光隔UV那種,體感比不開遮能至少降2、3度(個人感覺),因此假如路況需要雙手攀爬便不適宜了。選擇林蔭路徑就更好,但注意假如沒風也仍是會很熱的。

而選擇路線前題當然就是要做足功課,知道其長度、坡度、路況、退出點、補給點等等都是必須的,絕對不宜行到邊去到邊就聽天由命(雖然我從不理解為甚麼有人會這樣做但近年行山真的碰到很多人是這樣的情況下問路……)

其實如果你未試過盛夏行山但又躍躍欲試,建議可以在市區先試,假如在你打算行山的時間(假設中午或下午)在戶外行街2、3小時都幾乎中暑,那麼就建議留待秋冬才行山吧。

夏天時可選擇多樹蔭又平坦的路線,還要結伴同行。(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2. 不獨行

無論任何天氣,行山都最好不要獨行,盛夏就更加,因為任何小意外,若未能及時求救便很容易最終變成失救。有朋友同行絕對是有多個照應,應付任何突發的意外。此外,亦建議將規劃好嘅行山路線分享比屋企人知,有咩事屋企人都有跡可尋。

獅子山。(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3. 做足防曬

正如前段所說,非常建議開遮。假如真的很顧及形象而嫌開遮老土,也建議穿著防曬淺色衣物、戴帽,這比任由太陽直接照射皮膚的體感較涼。但亦有散熱較慢的朋友因穿著的防曬衣物阻礙其散熱,因此要小心留意自己身體狀況,看看會否出現中暑徵狀。

夏天行山,可以避免行少樹蔭的路線。(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4. 帶備充足消暑食品及糧水

帶備充足糧水是任何時候行山都要做的基本事情,但盛夏則更要預備多一些,給自己或朋友也好,我都會準備有多無少的糧水。最近無論行幾短我都帶至少1至2升水或電解質飲品,夠時間的話會提早雪冰水、用保冷袋或保冷樽,食物方面我會帶多汁水果,以及備有鹽糖,總之確保自己能補充足夠水份及電解質。自問是大汗寶寶,所以更要補水。

夏天行山必備12件小物(按圖放大):

+7

5. 注意身體變化

留意自己有否中暑或熱衰竭徵狀,亦能於遇上危險初期及早發現並作出相應補救措施。參考網上資料,中暑依嚴重度可分3個階段,依序為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徵狀包括熱痙攣、心悸、血壓下降、頭痛、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協調能力下降、虛弱頭暈、抽筋、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快而弱,甚至無汗、面色潮紅、體溫高而皮膚乾燥、肌肉無力、脈搏快且強、意識混亂、頭暈、步履不穩、行為異常、胡言亂語、癲癇及昏迷等。

因此凡意識到自己有以上任何徵狀,都已經是身體給你的警號,應立即到陰涼處休息,盡量降溫,如解開衣物、灑水、用遮或開扇撥涼、補充水份或電解質等,視乎情況有需要便報警求助。即使行完山,假如曾經出現過以上中暑徵狀,都建議去睇醫生或急症室,以免其實已中暑而不自知。

另外,假如本身有長期病患、心血管疾病、糖尿、或曾經中暑者等等,屬於高風險人士,酷熱天氣下就真係不建議行山了。

香港山女提醒,行山要留意身體狀況的轉變。(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當然,做人就是有風險,哩個天氣玩戶外活動更甚,但大家絕對可以做足預防措施減低遇到意外時嘅風險。意外就係意料之外,相信係無人想的。而且,除了這種超熱天氣,其實暴雨、雷電、天氣不穩的話也有其行山或進行戶外活動的風險,量力而為在不同情況下其實都有不同的「量力」方法,今次只集中談酷熱天氣的情況。相信有不少人轉行澗,但行澗又有其他風險,自問無甚經驗,未敢亂談。

簡而言之,由淺入深了解自己的耐熱程度,每次出行前做足功課翻查路線資料,做足防曬準備,帶備充足消暑糧水,定能減低不少盛夏行山的風險。相信有不少資深又能耐熱的山友會繼續行山,我也是其中一員,盛夏的山頭有其精彩的一面,我作為愛山之人定喜見大家喜愛香港的山野(垃圾蟲和破壞環境者除外)。哩個天氣仍然選擇行山嘅,應該都真係好鍾意行山。共勉之。

【本文獲香港山女Mountain Girl HK授權轉載】

了解更多夏天行山須知:

【行山】慎選夏天遠足路線避免中暑 9個郊野暴曬黑點避之則吉

10條夏天行山路線推介!走進林蔭山谷免曝曬 多補給點可輕裝上陣

【夏天行山】從選擇路線起避免中暑 必備消暑小物助身體散熱降溫

【夏天行山】常見意外處理 詳解中暑、熱衰竭症狀分辨及急救方法

【夏天行山】預防遠足中暑 由路線策劃做起 準備充足裝備

【夏天行山】炎熱天氣下都可能體溫過低 淋雨濕身後注意事項

【夏天行山】近年至少兩宗被雷擊致死 遇雷暴應盡快離開高原山脊

【夏天行山】行澗比行山危險 暴雨後切勿入澗

山野零垃圾,由你我做起。(01美術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