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黑海停火:特朗普《交易的藝術》下冊應該由普京來寫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3月25日,美、俄、烏三方一如預期公布了三天沙特談判所達成的「成果」,決定「確保黑海的安全航行、消除武力使用,並防止商船用於軍事目的」,而且同意制定措施去落實特朗普(Donald Trump)分別和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及普京(Vladimir Putin)達成的能源基建停火協議。雖然這並不是3月11日美烏共倡的30日全面停火,但表面看起來,局部停火至少是邁向全面停火的一個「好開始」。

真的是這樣嗎?

魔鬼在細節。

各說各話?

首先,在白宮公布的「美俄」會談成果中,美國同意「將協助恢復俄羅斯進入全球農產品和化肥出口市場的途徑,降低航運保險成本,並增強對此類交易的港口和支付系統的准入」。雖然西方並沒有「直接」制裁俄羅斯農產品和化肥的出口,但其在航運保險、支付系統和港口准入等不同層面的制裁卻「間接」影響了俄羅斯的出口。

這一句話的言下之意,就是美國同意至少針對這些項目去撤銷俄羅斯的制裁。這種表態是2022年2月以來首次。

圖為2025年3月2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 )在基輔舉行記者會。(Reuters)

然而,這一條款卻沒有在白宮公布的「美烏」會談成果中公布。澤連斯基表示撤銷制裁並不在議程之上,他認為這樣做將會弱化烏克蘭的談判地位,並不符合臨時停火的「無條件」前設。

克里姆林宮公布的「俄美」會談成果,更是將無條件臨時停火變成了有條件的停火。此文件表明,西方要先解除一系列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俄羅斯才會執行「黑海停火」。當中包括:

- 解除針對俄羅斯農業銀行(Россельхозбанка)以及其他參與食品(包括魚類產品)和化肥國際貿易運營的金融機構的制裁限制,要將其連接到SWIFT;

- 解除貿易融資交易的制裁限制;

- 解除對生產和出口食品和化肥的公司、處理這類業務的保險公司活動、處理這類商品的俄羅斯船隻和港口服務船隻的制裁限制;

- 解除對向俄羅斯供應農業機械及其他用於生產食品(包括魚類產品)和化肥的商品的制裁限制。

由於這些制裁不只是美國說了算,如果我們相信克里姆林宮的說法,除非歐洲也突然同意撤銷上述一系列的制裁,否則其實這三天沙特的美俄、美烏談判其實並沒有真的帶來真正的「黑海停火」

2025年3月22日,一艘貨輪在敖德薩黑海水域附近行駛。(Reuters)

「黑海停火」:名符其實的偽命題

雖然澤連斯基表明會即時落實黑海停火--所以這也能算作了單方面的黑海停火--但其實所謂的「黑海停火」本身意義也不大。

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的黑海運糧協議結束之後,烏克蘭的海運出口失去了俄羅斯的安全保證,但隨後數月,烏克蘭已經找到靠近羅馬尼亞、保加尼亞和土耳其海岸,再經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 Strait)出地中海的安全航線,俄羅斯曾作武力威脅,卻無阻航道暢通運行。

簡單而言,黑海運輸對烏克蘭的進出口已不構成阻礙。

另一方面,由於烏克蘭開戰以來不斷使用無人機、無人艇攻擊原本以克里米亞為基地的黑海艦隊,黑海艦隊幾乎已全部搬到在黑海東岸俄羅斯領土上的新羅西斯克港(Port of Novorossiysk)。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在戰爭之初已被擊沉。如今近半的黑海艦隊船隻不是被毀就是被沉。由於土耳其在開戰之初就已經禁止外來軍艦進入黑海,而烏克蘭並沒有傳統意義的海軍,因此黑海海戰其實早已「告一段落」。

圖為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Wiki Common)

很多人們聲稱是「偽命題」的命題其實也不是偽命題,但到2025年3月才談「黑海停火」,無論對烏克蘭而言還是俄羅斯而言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偽命題。其目的大概就是要讓特朗普開心,讓他可以自覺是「和平締造者」、相信只有他一個人才有希望促成俄烏停火。

俄、烏「加鹽加醋」

而為了將這個偽命題變成對自己有利的條件,烏克蘭和俄羅斯都為簡單的「黑海停火」加鹽加醋,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讀。

由於俄羅斯依然不時向烏克蘭唯一的黑海大港口敖德薩(Odessa)發動導彈或無人機攻擊,澤連斯基25日就聲稱烏方視停止攻擊敖德薩等黑海港口設施也是「黑海停火」的一部份。

而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則指俄羅斯軍艦任何超出黑海東部範圍的航行也會被視為違反「黑海停火」協議精神,烏克蘭將有權利進行「自衛」。

對於這兩點,俄、美都沒有表示認同。

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則指俄羅斯軍艦任何超出黑海東部範圍的航行也會被視為違反「黑海停火」協議精神,烏克蘭將有權利進行「自衛」。(X截圖)

克里姆林宮則利用「防止商船用於軍事目的」的條款加了自己的解讀,聲稱美俄都同意通過「檢查船隻的機制」來落實這個條款。自2023年7月黑海糧食協議失效之後,俄羅斯就失去了檢查烏克蘭黑海船隻的權利。如果特朗普版本的「黑海停火」能重新送給俄羅斯同一權利,那當然是對俄羅斯有利的結果。(按:白宮的「美俄」會談成果並沒有包括這一條件。)

除了「黑海停火」之外,當然還有「能源基建停火」。澤連斯基聲稱烏克蘭已經向美方送交了一份「戰略性基建」的列表,作為停火生效期間不可攻擊的目標。克里姆林宮則稱能源基建停火涵蓋煉油廠、油氣管道、發電和供電設施、核電廠、水電大壩等。

根據克里姆林宮的說法,「能源基建停火」從特朗普和普京3月18日通話那一天算起,為時30天,而不是從這次沙特談判之後算起。但其實在18日之後,俄烏雙方都有攻擊對方的能源基建(主要是烏克蘭)。雖說停火可以繼續延長,但前景並不樂觀。

在過去一個多月的談判中,特朗普似乎正被普京玩弄於鼓掌之上。

2025年3月1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圖為藝術家在當地畫廊展示自己所著畫作《世界和平》,其中顯示半個特朗普與普京的面部畫像。(Reuters)

特朗普急 普京不急

從烏克蘭的戰場形勢來看,普京沒有停火的需要,只要美國未來數月軍援撥款耗盡,烏克蘭就有可能陷入更嚴峻的劣勢之中。長此下去,烏克蘭最終也似乎避免不了割地、裁軍之類的俄方要求,因此普京自特朗普上台以來從來沒有軟化過俄羅斯的立場。

但普京則看準了特朗普迅速叫停戰事的意願,也看到了新一屆美國政府中有極多意識形態上親俄的人物,他們認為普京所代表的是他們深信的基督教傳統價值,與他們眼中由歐盟代表的自由主義世界觀相對立。於是,普京就希望透過和特朗普進行所謂的停火談判,在不真正停火的前提下最大化俄羅斯的利益。

如今,其收獲已頗為豐富:盧布大漲、美國明確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美國直指烏克蘭恢復領土完整不切實際、美國拒絕以入侵形容俄烏戰爭、特朗普大談「分割」烏克蘭土地、美國同歐洲關係惡化……

2025年3月25日,美國華盛頓,圖為特朗普在簽署行政令期間回應高官聊天群組泄密事件。(Reuters)

在俄烏戰爭的層面上,普京也利用了特朗普短暫停止對烏分享情報來將烏軍大體趕出庫爾斯克州(Kursk),弱化了烏克蘭的談判籌碼;同時,普京以「能源基建停火」取代「全面停火」,可算是要烏克蘭自廢武功--因為除了核電廠之外,烏克蘭已經沒有什麼能夠讓俄羅斯有效打擊的能源目標,反而是烏克蘭的無人機攻擊過去一年多以來正在接連破壞俄羅斯的不同煉油廠。

在最新這一輪沙特談判,俄方也爭取到特朗普政府公開同意支持撤銷部份針對俄羅斯的制裁,而特朗普換來的卻是一個「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堆空談--能源基建停火幾乎只對俄有利,而停不停也無改戰爭大局;黑海停火能否落實也是未知之數,而就算落實了也是虛有其名而已。

特朗普1987年曾請代筆出版了一本題為《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表面上談的是生意交易的學問,實際上也是他「推銷自己」的手段。該書曾13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榜首。無獨有偶,同一年,特朗普也首次在《紐約時報》刊登全版「給美國人的信」談論其政治主張,核心內容就是盟國依賴美國軍事保護傘、盟國對美貿易逆差全都是它們佔了美國便宜,因此要迫它們付錢補償--這也是今天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核心思想。

紙上談兵跟實際行動總有段遙遠的距離。在今天的俄烏和談中,特朗普急而普京不急,美國在談判桌上當然處於下風。

而且,特朗普2.0用人唯親,代表美方對俄談判的竟然是個沒有任何外交經驗的特朗普好友兼紐約地產商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這位人兄在近日的訪問中連俄羅斯2022年「公投入俄」的烏克蘭州份名字也不能盡數,由此可知,他對俄烏局勢的理解有多「深」。

3月19日,特朗普的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華府回應記者提問。(Reuters)

如果特朗普主導的俄烏停火談判未來還是以過去一個多月的走向發展下去的話,若然他朝特朗普要從政治角度出版一本《交易的藝術2.0》,該書的作者大概就只能是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