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總理訪華對撞伊姆蘭汗遇刺:中巴關係會受影響嗎?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11月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Shehbaz Sharif,下稱夏巴茲),會後兩國於同日發表聯合聲明,四十七點內容約可歸納為以下三大重點。

第一,中巴關係歷久彌堅,兩國將繼續在軍事、經濟、國際組織、氣候變化、核心利益等各場域展開合作;第二,中巴經濟走廊新項目將持續推動,與其相關的各式新項目、協議洽談也在同步進行;第三,中巴皆重視區域穩定,包括維穩阿富汗局勢,以及保護中巴經濟走廊和中巴友誼免受一切威脅和破壞,巴方再次承諾全力保障所有在巴中方人員、專案和機構安全,中方則對巴方的強烈決心和有力措施表示讚賞。

然就在夏巴茲結束訪華行程後的11月3日,巴基斯坦傳來驚天消息: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在演說期間遭到槍擊、腿部中彈,所幸送醫治療後已無性命之憂。根據當地警方表示,此一事件導致1人死亡、7人受傷,並自現場拘留一名疑兇,動機正在調查中。現任總理夏巴茲也在第一時間譴責暗殺,同時下令內政部長立刻展開調查。

然而此舉並不能平息洶湧輿論,關鍵便是夏巴茲與伊姆蘭汗的緊張關係,以及伊姆蘭汗的反美立場,前者導致輿論猜測是夏巴茲政府或其背後勢力買兇殺人,後者則讓輿論場湧現美國策動暗殺的懷疑,並讓不少人擔憂中巴關係會否生出波折。而要回答此一問題,必須觀察兩個重點:伊姆蘭汗與夏巴茲的對華立場是否存在顯著差距,以及此次暗殺事件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巴基斯坦的政治穩定。

小圖為2022年11月3日,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出席集會時腿部中彈,他中槍後仍有向支持者揮手。(AP)

高層對華友好意向不變

首先,是伊姆蘭汗與夏巴茲的對華立場是否存在顯著差距,由近期事態發展來看,答案應是否定。而此一問題也是今年巴基斯坦「宮廷政變」後,中國輿論場便持續探討的話題。

今年3月下旬,伊姆蘭汗開始面臨反對派提出的不信任動議,但其堅持在國會表決不信任動議前絕不辭職;4月以降情勢惡化,伊姆蘭汗指責美國干涉巴基斯坦內政,稱反對派的不信任動議受到境外勢力支持,意在顛覆巴基斯坦政權;4月3日,伊姆蘭汗宣佈決定解散議會,同時提請巴基斯坦總統於90日內提前舉行大選,但總統並未應允其要求,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亦裁定伊姆蘭汗解散議會之舉違憲;4月10日,巴基斯坦國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伊姆蘭汗成為首位遭國會罷免的巴基斯坦總理,其支持者隨後在全國多地展開示威。

上述過程,被不少中國輿論描述為「顏色革命」,擔憂「巴鐵」即將離心。但平心而論,伊姆蘭汗極度反美不假,其下台卻非美國一手可以促成,而是與巴基斯坦自身的政治邏輯相關。

細究巴基斯坦的政治結構,出身旁遮普省的謝里夫(Sharif)家族、出身信德省的布托(Bhutto)家族兩股勢力長期把持朝政,勢大的軍方則藉間歇性政變或支持候選人,來阻止兩大世家壟斷政經利益。2018年伊姆蘭汗之所以能勝選上台,除了喊出反腐與反對家族政治,由此受到大批底層民眾青睞外,軍方的支持同樣關鍵,畢竟當年出身謝里夫與布托的參選人皆拒絕承認選舉結果,若無軍方撐腰,伊姆蘭汗應無法順利就職。

巴基斯坦新總理伊姆蘭汗Twitter以中文發帖,稱向中國學習反腐及扶貧。(PTI Twitter)

然在正式執政後,伊姆蘭汗大力推行打貪反腐,不少官員因此落馬入獄、流亡海外,引發了謝里夫與布托兩大家族的強烈不滿,認為伊姆蘭汗意在發動清洗、排除異己,遂開始了「暫時結盟」,共同目標便是反伊姆蘭汗。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巴基斯坦經濟局勢受到重挫,民意對伊姆蘭汗的支持不如過去穩固,伊姆蘭汗也與軍方漸生齟齬,後者遂不願再支持伊姆蘭汗,最終導致巴基斯坦變天,由出身謝里夫的夏巴茲接任總理,家族政治由此重出江湖。

而與公開表態支持塔利班、於俄烏戰爭爆發後第一時間訪俄的伊姆蘭汗相比,夏巴茲的對美立場確實相對温和,但這並不妨礙其對華積極。在中巴關係框架內,中國對巴基斯坦而言並非反美工具,而是其賴以對沖印度地緣壓力、推動國家建設發展的重要存在,故在美印關係持續靠近、「一帶一路」與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持續開展下,巴美關係即便回暖,都難在短期內凌駕於中巴關係的順位上,任何巴基斯坦政治精英無論是否反華,在上台後也都必須面對現實。

例如曾表示要向中國學習反腐、扶貧的伊姆蘭汗,在未就任總理前也曾經批評中國,巴基斯坦和平研究所(Pakistan Institute of Peace Studies)執行主任拉納(Mohammad Amir Rana)便曾在2018年大選前表示,「伊姆蘭汗曾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當地時稱,中國不會為巴基斯坦帶來繁榮,而是帶來其他危機」;然而伊姆蘭汗正式執政後,同樣要積極奉行對華友好政策,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也照常推進,其亦親自代表巴基斯坦出席2022年的北京冬奧開幕式。

而夏巴茲亦是如此。其雖於執政之初被視作「親美派」,但由其成為二十大後第一批訪華國家領導人、並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增加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來看,巴基斯坦對華友好的態勢並未生變,夏巴茲甚至於行前特地投書《環球時報》,寫道「對於旁人而言,巴中友誼可能是由各自國家利益驅動的。對歷史學家而言,可能是相近的地理位置和相同的過往經歷讓我們走到了一起。但對我們巴基斯坦人來說,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兄弟情誼有更深刻的本質,它超越了國家間關係的一般準則,將我們團結在一種永恆的關係中。」

簡言之,在可見未來內,領導人的更迭極難撼動中巴友好的政治結構。

10月28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在首都伊斯蘭堡的總理府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新華社)

11月是政爭走向的關鍵

然而,政爭則仍會帶來些許波動,而其幅度要視此次暗殺事件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巴基斯坦政治而定。

此次槍擊事件發生時,伊姆蘭汗正在演講抗議夏巴茲政府,原因是巴基斯坦選舉委員會於10月21日裁定,伊姆蘭汗「涉嫌貪污」,故要禁止其在5年內參選或參與任何公職,其國會議員資格也將連帶暫止。此舉顯然是夏巴茲政府眼見伊姆蘭汗持續發動示威、動員支持者、鼓吹提前大選後,對其祭出的釜底抽薪。

然伊姆蘭汗同樣以號召示威來回應,並與支持者自10月28日起由拉合爾(Lahore)一路遊行,沿途演講抗議夏巴茲政府,同時呼籲國家提前舉行大選,預計將一路走至首都伊斯蘭堡(Islamabad)。槍擊案發生後,伊姆蘭汗更是通過其所屬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TI)對外發聲,稱此次槍擊案共有三位嫌疑人,分別是現任總理謝夏巴茲、內政部長薩努拉(Rana Sanaullah)和少將納西爾(Faisal Naseer)。

當然,伊姆蘭汗缺乏證據,但此一指控必定能在政爭場域發揮作用,為伊姆蘭汗爭取到更多同情票,並讓巴基斯坦更加分裂。如今的夏巴茲政權雖有國會席次支撐,卻在民意支持上面臨一定挑戰,原因除了伊姆蘭汗的攻擊,還有經濟問題與洪災。

2022年8月29日,格拉姆(Kalam)地區多間酒店被洪水沖毀。(AP)

一般來說,一國外債總額佔國民收入比重的正常區間為20%-25%,但根據司爾亞司數據訊息有限公司(CEIC)統計,巴基斯坦在2022年6月的數據為34.5%,雖比2020年6月的37.6%低,卻依舊是沉重的負擔。與此同時,6月中旬以降的洪災導致了數千人死亡、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更造成高達3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巴基斯坦眼下急需鉅額資金進行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的災後重建。而在通脹率上升、盧比貶值、外匯儲備減少,國際收支危機的連動脈絡下,要為洪水損失動用大筆預算,勢必會加重巴基斯坦自身的經濟負擔。

此外,巴基斯坦的經濟下滑和政治不穩定引發了市場動盪,全球主要評級機構包括惠譽、穆迪和標準普爾都對巴基斯坦的主權信用評級給予負面評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夏巴茲的訪華行之所以如此殷切,除了上述既定的中巴友好結構外,也包含了希望中國幫助自己度過難關的考量。

而不論此次未遂暗殺由何方策動,美國、夏巴茲政府、巴基斯坦軍方或純粹的孤狼式襲擊,其都必然加劇政壇權鬥,並讓巴基斯坦的政治前景蒙上不確定陰影。如若情況持續惡化,便不能排除政爭升級為大規模暴力衝突的可能,而其結果或將導致國家陷入癱瘓,或是在現實層面上影響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執行,同時損及項目的安保條件。簡言之,領導人的更迭確實無法影響中巴友好的既定結構,但因政爭而讓國家陷入混亂、從而影響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也絕非北京所樂見。

眼下夏巴茲雖表態譴責暴力,卻無意撤回對伊姆蘭汗的「5年禁令」,顯然仍要對其釜底抽薪;伊姆蘭汗則鐵了心要一爭,自不會放過此次槍擊事件的可利用空間。11月的巴基斯坦,恐怕會上演政爭的高強度博弈,而勝負能否因此水落石出,中間波動又會否影響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推動與執行,有待時間檢驗。

導致伊姆蘭汗下台的關鍵是什麼?

在謝里夫、布托兩家族聯手之際,失去了軍方支持。

此次槍擊事件會否衝擊中巴關係?

大趨勢上不影響中巴交好的結構,但若政爭發展為大規模暴力衝突,可能在短期內影響中巴經濟走廊的項目執行,並損及其安保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