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官員頻頻反「對華脱鈎」論 聽聽就算了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4月27日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講話時表示,美國與歐洲領導人尋求對華貿易「去風險化」,但美國不打算與中國經濟脱鈎,美國也「不會切斷貿易」。

沙利文並非近期拋出類似論調的首位美方官員。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4月20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發表講話表示,美國不會對華妥協,但同時她表示美國與中國「脱鈎」的後果是災難性的。耶倫在講話中呼籲,中美之間建立的經濟關係應當是「建設性和公平的」,美國做出任何與中國「脱鈎」的努力都將是「災難性的」。此外,演講最後還強調希望自己能在適當的時機訪華。同日,美貿易代表戴琪訪問日本時再次表示,華盛頓並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脱鈎。

更早之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4月11日表示,希望在條件成熟時訪華,稱美國的目標不是遏制中國,不是為了捲入新冷戰,強調中美溝通的重要性。

事實上,就在沙利文發表講話幾小時後,五角大樓情報主管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排除了中美爆發全面軍事衝突的必然性。「我們不認為與中國的衝突迫在眉睫或不可避免。」負責情報和安全的國防部副部長羅納德·莫爾特里(Ronald Moultrie)說。

白宮官員的話術基本都如出一轍。

耶倫在講話中還稱,美方針對中方的所謂「國家安全措施」並非旨在扼殺中國經濟和獲取競爭優勢,拜登政府不尋求「贏者通吃」的競爭。

美國財長耶倫強調,美方針對中方的所謂「國家安全措施」並非旨在扼殺中國經濟和獲取競爭優勢。(Reuters)

據路透社、《南華早報》報道,沙利文在講話中也提到,拜登政府的政策是在對華貿易中「去風險化」,但不意味着「脱鈎」,這是為了達成國際經濟秩序的新共識。他說,「從根本上說,去風險意味着擁有彈性、有效的供應鏈,並確保我們不會受到任何其他國家的脅迫。」

沙利文稱,拜登政府將繼續根據「小院子、高圍欄」戰略,對向中國出口的最先進半導體技術「量身定製」限制措施。他辯稱,這些措施不是針對新興經濟體,所涉及到的也只是小部分技術和少數國家,是以保護國家安全為前提的,並不是為了傷害中國。

美國的說一套做一套早就見怪不怪了,充滿了矛盾與虛偽。

白宮官員這邊大談反對「脱鈎」、希望加強對華溝通的同時,另一邊又無視國際經貿規則,大搞貿易保護主義。拜登政府簽署的「晶片法案」向在美晶片製造企業提供鉅額補貼的同時,要求這些企業必須同意「不在中國發展精密晶片的製造」,試圖以行政令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關鍵經濟領域的投資。

汪文斌在4月2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美方慣於打着國家安全的幌子,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大搞「小院高牆」,強推「脱鈎斷鏈」,甚至不惜損友自肥,對盟國進行經濟脅迫。美方的真實目的是剝奪中國發展權利,維護一己霸權私利,是赤裸裸的經濟脅迫和科技霸凌,嚴重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損害的是整個世界的利益。中方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堅決維護自身權益。

說白了,美國要建立所謂「更公平、更持久的國際經濟秩序」,其實只不過是要繼續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繼續做全世界的「老大」,繼續剝削全世界,繼續薅全世界的羊毛。

一定程度上來說,中美已經越來越表現出「各說各話」「各行各事」。各自政治訴求存在極大鴻溝,中方態度也很明確——底線不可破,但不關上「談話」的窗口。但這個「談話」也是需要有誠意的。

比如說,自從2月份以來,美國反覆要求與中國對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多次要求訪華,但是都遭到了拒絕。這在美國外交史,乃至中美關係史上,都是罕見的。有件事美國如今也必須明白,如今的中美博弈,美國已不再佔據主導權。正如汪文斌表示,「美方應當停止一邊聲稱要為中美關係加裝『護欄』,一邊又破壞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言下之意就是,美國一天不清醒,就別指望中國搭腔。中國也不是沒給過美國機會,當初面對布林肯的訪華要求,北京是欣然答應的。但美國反而在那個當口大肆炒作,渲染中國「間諜氣球」威脅,導致中美關係降至冰點,這就是沒有誠意。

總而言之,不管美國怎麼做,白宮官員們如何發聲,中國都會保持強硬態度。今天美國主導不了中美博弈。事實上的情況也是脱鈎脱不動,而中美如今的平衡關係,是北京「鬥爭」出來的,可不是美國定義出來的。歸根結底,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繼續增強自身發展,對於如何看美國,怎麼說沒有意義,怎麼做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