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5|不推商業地、減印花稅 CBRE稱對房地產無大影響

【財政預算案2025、財赤、財政預算案、樓市、樓價、減辣、撤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6日)公布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世邦魏理仕(簡稱CBRE)表示,預算案對香港房地產行業沒有太大直接影響,旨在直接刺激地產需求的政策措施較少。
世邦魏理仕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陳錦平表示,去年預算案中徹底取消了緊縮措施,但對交易量及樓價的正面影響有限。高融資成本及房地產供應過剩仍然為影響投資需求大幅增長的主因。
商業地改建住宅用途有助解決長期住屋需求
另外,政府決定暫停推售商業用地,並將部分用地改建為住宅用途的決定。陳錦平預期有助於減低各個商業地產板塊的的空置情況,同時也解決長期住屋需求。政府應該重新審視規劃框架,鼓勵更靈活地利用商業空間,以貼近使用者使用方式的改變。
料商業房地產需求逐步增加
政府亦計劃在2028年將香港打造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並進一步放寬對離岸人民幣業務的限制,這將推動金融業界對寫字樓空間的持續需求。教育仍然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關注點及動力。該行業對於香港作為國際教育中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突顯了對學生宿舍及其他教育相關地產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總體而言,預計商業房地產的需求將逐步增加。
料住宅交易量將按年升10%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執行董事兼主管鄭亥延表示, 香港樓市一般與股市息息相關。一旦股市復甦,住宅市場也會在六個月內隨之復甦。政府在香港資本市場措施將對住宅市場產生正面影響。由於 2025年農曆新年較早,樓市今年年初交易量較低,但預測住宅交易量將按年升10%,達到接近60,000宗。
未見私人市場對北都土地有強勁需求
鄭亥延指,鑑於目前發展商信心水平較低,加上高息環境,預計工業及物流地價將保持疲軟。北部都會區的港口配套物流地面臨較多的發展限制,或令發展商卻步。在當前市場下,未見到私人市場對北部都會區土地有強勁需求。
不推售商業地對未來五年有幫助
政府來年不會推售商業地,會對未來五年有所幫助,目前的商業供應需要大約 7 到 10 年才能被市場吸收。然而,西九龍及機場城亦有潛在供應,政府應從整體角度考慮。另外, 鄭亥延指,即使息口持續下調,樓市價格或在2025年觸底,樓市或會出現小幅復甦。儘管越來越多的內地人士關注豪宅市場,但只專注於較新豪宅項目,但豪宅市場在2025年仍將面臨下行調整。
預算案又指,價值低於400萬元的住宅印花稅由60,000元降至100元。這或僅刺激對二手市場的低門檻單位交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