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地鐵防水浸成焦點 除站口設計特別還要靠應急能力?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7月20日,河南鄭州暴雨成災,地鐵5號線水浸事故造成14人死亡。事隔10日後,廣州地鐵21號線神舟路站因雨水倒灌,月台水浸,導致線路停運。在極端天氣愈發頻繁下,地鐵防洪澇和安全營連成為近期焦點。

《南方都市報》報道,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相繼發出緊急通知,部署城市軌道交通防汛工作,要求運營單位要充分汲取近期發生的雨水倒灌事件教訓,進一步調整完善應急預案;在極端天氣等情況下,地鐵該停運就停運。

地鐵5號線五龍口停車場出入場線擋水牆被洪水沖倒。(紅星新聞)

地鐵站為何水浸?

近年來,北京、上海、深圳、南寧等城市,都曾發生過積水倒灌、殃及地鐵的情況。從事地鐵隧道建設的專家陳山表示,常見的地鐵雨水倒灌有兩種,其一為雨水從地鐵出入口、風亭或者車輛段停車場出入連接線U型槽處,湧入車站或隧道;U型槽是指車輛段與地下隧道連接處,有一段是進出地面的敞口斜坡,外側就需要建擋牆,防止外人和雨水入隧道,擋牆若被沖垮就有雨水倒灌風險,而鄭州地鐵5號線就是連接線處發生積水,擋水牆被沖垮,導致雨水湧入隧道。

第二種情況為對既有地鐵車站周邊的施工工程防洪預警不足,工程接口防控不到位,導致雨水通過在建工程,湧入正在運營的地鐵線情況,而廣州地鐵21號線神舟站就是「預留口積水」引發的雨水倒灌。

陳山介紹,各個城市的不同區域都有對應的防洪標高,外露地面的防洪標高要高於日常防洪標準,部分區域還會設置防淹擋板、加高防淹擋牆,防止雨水倒灌。然而,即使地鐵在前期建設和設計過程中,對車站防洪防澇給予充足考慮,但道路、管網系統等城市基礎設施不完備,都會造成城市內澇,引起積水倒灌到地鐵站內。

地鐵如何防淹?

大部分城市都以地鐵作為公共交通主幹線,一旦發生水浸,很可能導致悲劇發生,因此地鐵防洪澇能力不容忽視。陳山介紹,地鐵防汛依靠前期建設及周邊提前防禦,地鐵出入口、風亭等存在雨水倒灌風險的地方,在設計和建設中有明確的防洪標高,一般出入口至少比周邊市政道路要高三級台階。

同時,在出入口處還會設置防淹擋板,當暴雨淹至地鐵出入口平台處,就用地鐵捲簾門內側的防淹擋板阻攔,外立面擋牆也是結合防洪標準設計。陳山建議,在加強城市道路、管網舖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城市內澇,同時也要加強地鐵防洪澇設計,提升地鐵抗洪澇能力。

除了要在設計和建設下苦力,應急預案和處置能力亦非常關鍵。從事隧道設計的專家何志華(化名)介紹,地鐵在設計前期,會由專業的機構做天氣、地形、地勢等數據測量,做出防洪報告,地鐵設計採用「1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會考量降雨量、防洪水位、沿河道的排洪需求、地形等因素,確定防洪設計標高。

何志華表示,地鐵防洪防淹在項目建設之初就要做好相關的規劃,在運營過程中亦要做好雨季的應急預案和排水措施,並要做好相關的工程接口管理問題。他認為,地鐵運營期間,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和處置能力也十分關鍵,如果常態化的險情預測、搶險物資、人員不能及時到位,也會讓險情進一步擴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