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延任〡陳祖為:質疑「主留派」不應以偏蓋全、翻10年舊帳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立法會議員應否延任,令泛民陣營陷入分裂,傳統泛民屢被質疑往績不佳。持該論點的人士往往表示對泛民議員缺乏信心,因此贊成總辭。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表示,對於泛民議員信心的問題並不容易回答,並提出多個考慮角度,以供市民思考。

應看反修例以來表現及未來一年工作計劃

陳祖為表示,信任泛民議員的基礎,應該看他們的往績及未來一年的工作計劃。就未來一年工作,他認為泛民議員應該向大眾清楚解說在議會內的角色和工作,以爭取外界信任。

至於往績方面,陳祖為指不能以10年前的表現來評價是否值得信任。他建議可由去年反修例運動開始評價,因事件徹底改變香港的政治生態,包括立法會議員的行為。

重溫逃犯條例爭議至正式撤回的各項大事↓

+66

議會、街頭抗爭並不相同 不能同一基準比較

而在評價泛民議員時,陳祖為說要避免以偏蓋全,包括不能以個別議員的表現等同於整體表現,因為就算在同一政黨之內,不同議員也各自有表現。

有聲音不滿泛民議員做事不夠「激進」,陳祖為指出,議會抗爭和街頭抗爭是兩回事。前者受到很多規條的制約,單純的反枱武鬥並不一定湊效。他表示,議會外的人未必明白或掌握議會內的動態,所以一定程度上應「疑點歸於被告」,大眾應疑中留情。

如批評泛民軟弱無能 應提出更佳方案

對於部份人指泛民議員過去軟弱無能、徒勞無功、方法錯誤,陳祖為期望批評者能解說有甚麼更好更有效的議會抗爭方式,並指他們有責任提出另外的方案。

同時,陳祖為指出,許多抗爭派的立法會候選人已被DQ,如今更取消9月立法會選舉,他們的路線並未經實踐考驗。陳祖為建議,由於外界將朱凱廸、陳志全視為立法會內的抗爭派,因此可就兩人的表現和其他泛民議員比較。同時亦可以參考區議會內抗爭派議員的表現,以估計下一屆立法會採取強硬抗爭路線的可能性。

+2

總辭就要承擔後果 留下則要加強監督

陳祖為又指,就算大眾有更好的人選,但現實是他們不可能進入未來一年的立法會,因此投票就是對現有的泛民議員投下信任與否的一票。

至於民調決定泛民議員要總辭,陳祖為表示大眾就要面對總辭的後果,包括立法會將可以毫無困難地通過極具爭議的議案。若全體留任,大眾則需要求他們全力以赴。

對於未來一年立法會缺乏民意授權,陳祖為引用政治哲學學者Philip Pettit等的理論,如議員沒有得到民主授權,但很大程度上反映他們群組的利益和意見,也具備一定的代議功能,因此寄語議員,如留下來就要比之前更接近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