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Max設計/降噪/佩戴感/音質評測 與Bose 700比較誰優勝?

撰文:AppSo
出版:更新:

蘋果耳機 AirPods Max 評測:對比 Bose 700,售價 4599 元的它有何特別?

設計

▼▼▼點擊即睇AirPods Max細節及詳細上手評測▼▼▼

+6

佩戴感

作為一個頭部 UP 主,我 63 厘米的頭部應該在方圓五公里找不到對手,在佩戴舒適度這個問題上應該還算有發言權。

首先是重量,AirPods Max 連同耳罩重 384 克,這個重量着實不算輕,作為對比,SONY WH-1000XM4 重 254g,Bose QC35 II 重 240g,Bose 700 重 250g。轉動腦袋的時候,還是能感覺到有些墜頭,掛在脖子上,雖然不會累,但是不夠舒適。

AirPods Max(AppSo授權使用)

然後是頭梁壓力對腦袋的壓迫感,我帶了半個小時腦袋沒有不適,但是個人覺得舒適度不如 Bose 700 ,當然,最舒適的依然要屬 Bose QC35。

過於鬆垮可能會影響佩戴的穩定性,我特別找了一個小頭的同事,戴上後跳舞呢,不會脱落。

很多人問我,頭梁會不會壓塌髮型,這裏我很負責的吿訴大家會的,不過隨着時間的流失,這個也許就不是問題了。

👇👇相關圖輯:即睇外媒對AirPods Max評價!入手前必知6大賣點👇👇

+22

交互

是最有亮點的部分,很難想象一個耳機可以塞入這麼多傳感器,目的就是讓一切符合直覺:

我一直不喜歡耳機上的觸控手勢,因為憑空觸控而缺少反饋,會給我一種交互不確定性的心理暗示。

除此之外還有一顆噪音控制按鈕,用於切換降噪模式與通透模式。最有趣的是,AirPods Max 沒有電源鍵,壓根沒有開關機的概念,就和當年的 iPod 一樣。蘋果的思路是,你不需要考慮開關機的問題 —— 只要耳機不在工作,就會自動進入到低功耗模式。

其實只要耳機不在工作都可以進入低功耗狀態,掛在脖子上,放在桌子上,不一定非要放在智能保護套中。原理是耳機上的光線傳感器在監測耳機是否戴在頭上。

關於藍牙的延遲,看視頻玩遊戲,基本上沒有太多問題,不過如果用於後期監聽這種對音軌精確度極高的工作,還是會有一些影響。

雖然 AirPods Max 並沒有配備 3.5mm 的耳機接口,但是通過買一根 Lightning 轉接線把它變成有線耳機,就可以消解藍牙的延遲。

關於 Android 手機的兼容性,我試了下手上這台小米 10 Ultra 可以正常配對,什麼降噪的切換、音量調節、播放暫停、切換下一首統統可以正常使用。

👇👇相關圖輯:AirPods Max五個隱藏要素👇👇

+33

音質

下面是例行「玄學環節」,僅代表主觀感受。

相比 AirPods Pro,擁有更大發聲單元的 AirPods Max 在聽感上優秀很多,低頻量感力度明顯更大,彈性也圓滑,不是轟頭的感覺。

相比 Bose 700,AirPods Max 聲音三頻都更加飽滿,人聲和背景的分離度也更清晰,特別是高頻的細節要比 Bose 700 更細膩,Bose 700 則稍顯乾澀與渾濁。

講完了傳統的音質,來看看 AirPods Max 與眾不同的地方。

AirPods Max 在兩個耳罩上都配備了 H1 晶片,實現每秒 90 億次運算,蘋果把它稱為「計算音頻」。

👇👇👇相關圖輯:即睇Apple AirPods Max 7 大智能賣點詳細👇👇👇

+3

音質之所以是玄學,是因為每個人對聲音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耳道、頭型、佩戴方式都會對聲音產生影響。如何保證聽到的聲音都是最佳的?

蘋果的做法是自適應均衡的功能,根據耳墊的貼合情況和密合度去定製音效,比方說左邊戴得比較鬆,內向式的麥克風會檢測聆聽的內容,並以此去調整左邊的聲音頻率,就會放大這部分,保持聲音的平衡。

另外,與 AirPods 一樣,AirPods Max 也搭載了「空間音頻」的功能。所謂空間音頻,就是給聲音賦予了現場感,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加大視聽的沉浸感。

不管你怎麼轉頭,感覺某一種聲音是從固定方向傳出來的,就好像是身處 Live 或者電影院現場。這個功能非常驚豔,但跟 AirPods Pro 沒有拉開差距。

降噪

AirPods Max 配備了 9 個麥克風,其中 8 個用於主動降噪。按一下噪音控制按鈕,「duang」 一聲,世界遁入空寂。

為了測試 AirPods Max 的降噪水準,我們使用 ASMR 設備進行監聽,橫評的對手是頭戴式耳機 ——bose 700。

AirPods Max(AppSo授權使用)

第一組測試模擬辦公室環境,開啟中央空調,噪聲大概 45dB 左右,屬於平常比較安靜的狀態。

AirPods Max 和 Bose 700 變化不大,都可以帶來一下非常寧靜的效果,處於頂級水準,差別不大。

第二個環境我們選擇在非常吵鬧的車流很大的馬路上,噪聲大概在 60-70dB 左右。不管是從從音軌示波器上看,還是實際聽感,AirPods Max 的降噪都是更勝一籌。

AirPods Pro 因為不夠貼合 ASMR 的耳道,沒有上 ASMR。主觀感受竟然沒有比 AirPods Max 差太多。可能是因為耳塞的被動降噪更好,也就是把耳朵堵得更緊。

AirPods Max(AppSo授權使用)

總結

在 AirPods Max 之前,我很難想象,一個耳機會配備 18 顆傳感器,我很難想象,我可以用一副耳機,聽出 Live 的味道。

就像很多年前之前,我想象不到,沒有碩大的光學鏡頭,僅依靠雙攝、 TOF 傳感器和 ISP 算法,手機也能再現刀鋭奶化般的意境。

AirPods Max 不是一個傳統的頭戴式耳機,它沒有跟去跟傳統「Hi-Fi」耳機那樣拼單元、拼用料、拼線纜、拼結構和聲學設計,而是在把重心放在了交互體驗、降噪能力和計算音頻上。這三個方面,AirPods Max 已經成為了標杆。

某種程度上,它甚至不是一個耳機,它就是一個智能可穿戴設備。

繼計算攝影之後,音頻也不可避免地被拉入到 sensor 和算法的洪流裏,這不禁讓我幻想,當算法加持下的視覺與聽覺共同作用於人的時候,我們究竟能感受的是一個怎樣的真實而虛幻的世界,而它造就的究竟是一台怎樣的計算設備。

iPhone 12 Pro 的 LiDAR,AirPods Max 上的計算音頻,也許都在為它鋪路。

▼▼▼相關圖輯:LiDAR、MagSafe、mmWave...十個iPhone 12必識關鍵字▼▼▼

+18

【本文獲「AppSo」授權轉載,原文:蘋果耳機 AirPods Max 評測:對比 Bose 700,售價 4399 元的它有何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