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土地大辯論】填平船灣淡水湖起30萬伙 旱災無水點算?

撰文:陳展希
出版:更新:

剛過去的5月熱力迫人,成為香港有紀錄以來的最熱的5月,多個水塘的水位急速下降,巿民關注今個夏天會否旱災重臨,水塘的重要性更受關注。
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諮詢已於4月底展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18項的建議,當中分為短中期選項,中長期選項及概念性選項。當中的概念性選項中,包括一些看來十分「瘋狂」和技術很高的建議,例如填平船灣淡水湖作新市鎮發展、葵青貨櫃碼頭上蓋發展,其他選項還包括重置葵青貨櫃碼頭、在運輸基建設施上作上蓋發展、增加「鄉村式發展」地帶的發展密度(即發展丁屋大廈)。
船灣淡水湖是本港第二大水塘,現時儲存量約5.86億立方米,船灣淡水湖佔近40%。政府估計填平後可建興30萬伙單位,但會削減供水應變能力。當局指其他水塘可代替船灣淡水湖暫存東江水,但整個發展概念仍令人憂心本港食水供應、生態、考古、交通及成本問題,極具爭議性。

填平船灣淡水湖作新市鎮發展

面積:1,215公頃
估計可建單位:30萬伙
✗    全港水塘總儲存量會大幅減少約40%,削減供水應變能力
✗    其他水塘將需要取替船灣淡水湖,作為緩衝式或暫存東江水的運作功能,須興建額外的水務基礎設施
✗    船灣淡水湖範圍內或周邊地區有三個具考古價值地點,發展將會令這些地點及重要生境受到影響
✗    往返市區,可能會成為交通樽頸和出現擠塞情況,興建鐵路專線或涉高昂的建造成本
✗    整個船灣新市鎮發展過程需時20年或以上

船灣淡水湖是香港第二大水塘,湖面面積約1200公頃,現時香港水塘的儲存量約5.86億立方米,船灣淡水湖佔近40%(2.3億立方米)。(香港01製圖)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報告提出,將船灣淡水湖用作興建住宅,計劃構思者黎照昌提議,在船灣淡水湖上設人工島,提供30萬個住宅單位。(香港01製圖)
不過,不少人認為想法不可行,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反問「香港人使唔使飲水先」,政府亦評估若填湖建屋,工程費用十分高昂,規劃至建成至少20年。(香港01製圖)
其他「土地大辯論」的建議選項
2018年5月錄得破紀錄高溫,多個水塘水位急速下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