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48%私樓樓齡滿30年 隨時要強制驗樓 新例增法團招標透明度

法例規定樓齡滿30年的私人樓宇須按指示進行俗稱「大維修」的強制驗樓及維修。立法會秘書處《數據透視》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港有逾2.8萬幢私人大廈樓齡達30年或以上,佔全港私人大廈總數約六成。不過,以往曾有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在處理大維修招標等程序時引發爭議,當局因而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以加強規管,修訂後條例將於今年7月生效。
約64%私人樓宇樓齡滿30年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港有28,370幢私人大廈樓齡達30年或以上,即屬於強制驗樓涵蓋範圍,佔全港私人大廈總數約64%;另外有約7,705幢私人樓宇將於未來10年達到此門檻。
現行政策下,私人大廈公用部份的管理和維修,須由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負責。2023年全港約1.96萬幢私人大廈設有法團,比率達48%。不過,由於大維修工程爭議時有發生,立法會因而於2024年7月通過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以提升大廈法團在處理招標等程序時的透明度,修訂後的條例將於今年7月生效。
已簽發逾1.6萬張物業管理牌照
文件指出,物業管理公司在協助業主管理私人大廈亦有重要角色,當局於2020年8月推出物管業發牌制度,以促進行業專業發展,截至2024年10月,已簽發的物管牌照達16,817個。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有權就公眾對物管公司的投訴,進行調查及採取紀律行動。2023年物監局共接獲760宗投訴,當中733宗屬於物監局的管轄範圍以內,當中主要涉及一般管理服務(53%)、維修(14%)及財務(12%)等。截至2024年8月,物監局共舉行8次紀律聆訊,並撤銷1名物管人員的牌照。
另有部份私人大廈因種種原因而沒有物管公司、法團或居民組織,俗稱「三無大廈」。最新統計顯示,2023年全港有3,097幢三無大廈,佔全港私人大廈總數的8%。
政府自2011年起,推出4期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協助三無大廈成立或重啟法團。計劃至今接觸約4500幢三無大廈當,當中僅641個法團成功成立或重啟,成功率約14%,主要因為難以接觸業主和存在多份公契等因素所限制。為進一步提供協助,政府於2024年7月起,將試驗計劃由9區推展至全港18區,為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