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皇粥店結業|飲食作家分析五死因 顧客評食物水準差、無人情味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海皇粥店結業/傳統粥店/餐飲業】本港餐飲業近年掀起結業潮,粥店也是重災區之一,除了「龍頭」海皇粥店全線結業外,被喻為「周潤發愛店」、有逾70年歷史的添財記等老店,也在今年相繼倒閉。飲食作家呂嘉俊分析指,海皇粥店的結業涉及到多個因素,例如市民對連鎖餐廳的印象轉趨負面,還有市場收縮、大眾口味轉變、氣候暖化、年輕一代不吃粥等。

【從「海皇之死」看粥店生存之路.三】

海皇粥店今年5月7日晚上向全體員工發出信件,稱經營環境及財務狀況惡化,決定全線結業,結束長達33年的品牌。(黃浩謙攝)
海皇粥店今年5月7日晚上向全體員工發出信件,稱經營環境及財務狀況惡化,決定全線結業,結束長達33年的品牌。(黃浩謙攝)

今年多間粥店結業 包括「周潤發愛店」添財記

海皇粥店創立於1992年,主要經營傳統廣東粥品、腸粉及小食,高峰期在全港開設逾30間店,號稱香港首間連鎖粥店。近年本港掀起結業潮,海皇粥店在去年8月起先後結束5間門店,至5月7日晚上向全體員工發出信件,稱經營環境及財務狀況惡化,決定全線結業,結束長達33年的品牌。

其實翻查資料,今年已有多間著名粥店結業,包括札根九龍城逾70年、被喻為「周潤發愛店」的添財記、有近30年歷史的鰂魚涌金峰靚靚粥麵、被喻為太古城上班族「飯堂」的華昌粥麵等。

紮根九龍城逾70年、被喻為「周潤發愛店」的添財記今年結業。(OpenRice圖片)
紮根九龍城逾70年、被喻為「周潤發愛店」的添財記今年結業。(添財記粥腸粉茶餐廳FB圖片)

死因一︰上世紀末港人信任連鎖食肆質素 近年轉投特色街坊小店

不過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究竟海皇粥店的結業,是否歸咎於經營環境惡化或食物水準下降,便能簡單一句帶過,背後會否有更多深層次理由?飲食作家呂嘉俊認為食物質素最重要,說︰「我冇食海皇好耐喇,我諗唔到原因食佢。」

呂嘉俊分析指,上世紀末至千禧年初,港人普遍贊同連鎖餐飲集團為品質的保證,能確保食物質素穩定,惟部份港人近年想法轉變,對連鎖餐廳的印象轉為負面,標籤為中央工場製作、食物倒模及缺乏個性等,轉投特色街坊小店。

位於鰂魚涌、有近30年歷史的金峰靚靚粥麵今年結業。(OpenRice圖片)
位於鰂魚涌、有近30年歷史的金峰靚靚粥麵今年結業。(OpenRice圖片)

死因二︰港人口味轉變 盛行濃味的麻辣米線

其次是港人的口味也出現轉變,呂嘉俊表示吃粥講求米香,味道偏向清淡,惟本港近年盛行濃味的麻辣米線等,能夠靜心坐下來欣賞一碗暖粥的人買少見少。「如果你食慣咗好多呢啲調味劑嘅嘢,其實你好難再享受粥嘅清淡。」

飲食作家呂嘉俊分析海皇粥店有五大死因。(黃浩謙攝)
飲食作家呂嘉俊分析海皇粥店有五大死因。(黃浩謙攝)

死因三︰香港生活節奏急速 粥店定位不適合快餐

呂嘉俊續指,海皇粥店的定位為快餐店,惟香港生活節奏急速,用餐時間可能只得半小時,惟粥的先天缺憾在於熱辣辣,因此粥店並不適合快餐的形式。「佢𠵱家模式係快餐,佢唔係慢慢嘆嘛,熱辣辣食15分鐘,其實係好辛苦。」

其他死因︰全球暖化延長高溫月份 年輕一代不吃粥

另外,全球暖化也是威脅粥店生存的因素之一,隨着本港高溫的日子延長,每年只餘下兩至三個月適合食粥,港人尤其年輕一代對食粥的意欲,只會愈來愈低,餘下長者仍保持定時吃粥的習慣,即粥店的市場未來繼續收窄。

米香係咩?有咩人食得出係米香?我覺得呢樣嘢係要慢慢教育,但一講到教育就好複雜,教育就係公眾嘅層面,究竟幾多人真係了解同埋認知,可能需要一代人了解同認知。唔係今日撳個掣,聽日會了解到。
飲食作家呂嘉俊
地盤工人李先生︰「海皇食個名咋嘛,大佬佢根本啲嘢邊好食?又貴又唔好食。」(馬楚烽攝)
海皇粥店今年5月7日晚上向全體員工發出信件,稱經營環境及財務狀況惡化,決定全線結業,結束長達33年的品牌。(黃浩謙攝)

地盤工人讚街坊店有人情味︰海皇食個名咋嘛

事實上,市民的確傾向光顧非集團式經營的粥店。其中地盤工人李先生熱愛艇仔粥,幾乎每個工作日到堅尼地城的「心滿意粥」用膳。他大讚該店的選擇多元化及份量充足,充滿人情味,可按喜好更換配料,「有時啲嘢唔啱,可以叫佢換到啱。明唔明?例如有啲套餐某樣嘢你唔要,你都可以叫佢換嘛,換個自己鍾意食嗰啲。」

被問到海皇粥店結業前有否光顧,李先生直言︰「海皇食個名咋嘛,大佬佢根本啲嘢邊好食?又貴又唔好食,呢啲啱我哋呀呢度。」

朱太認為海皇粥店的食物水準不及街坊小店,「以前有食過,但佢啲大路連鎖粥店係唔掂㗎。」(黃寶瑩攝)
朱太根據每次回港的觀察,認為海皇粥店死因在於租金。(資料圖片/黃浩謙攝)

移民澳洲港人觀察香港市面淡靜 料主要死因為租金貴

移民澳洲的朱太從小熱愛吃粥,惟她不滿澳洲當地粥店的水準,隨便添加花生及肉片便索價80港元,因此每次回港都在尋覓不同的傳統粥店。她又認為海皇粥店的食物水準不及街坊小店,「以前有食過,但佢啲大路連鎖粥店係唔掂㗎。」

朱太根據每次回港的觀察,認為海皇粥店死因在於租金。「其實睇到嘅,因為我哋返嚟睇到好多舖頭好靜,我自己覺得唔關佢間粥舖咁簡單,因為租貴啦,你香港大業主唔肯減租根本做唔到,呢啲都捱得辛苦。」

羅婆婆感受到海皇粥店的食物水準在過去5年有所下降。(馬楚烽攝)
羅婆婆表示,海皇粥店近年努力轉型推出炒麵及湯飯等,仍然難以挽留顧客。(黃浩謙攝)

七旬婦對結業不意外但感到可惜︰老牌子冇晒喇

不過並非所有市民對海皇粥店抱持負面評價,年過七旬的羅婆婆年輕時曾是海皇粥店的熟客,但她感受到其食物水準在過去5年有所下降,加上港人的口味不斷改變,即使海皇粥店近年努力轉型推出炒麵及湯飯等,仍然難以挽留顧客,因此她對結業並不感到意外。

或者我細個嗰時冇乜嘢食,覺得佢特別好食,𠵱家多咗好多多元化嘅嘢,啲人口味唔同咗,變咗佢辛苦經營囉。不過佢執笠都唔Supprise,因為佢生意差咗,同埋個質素差咗,都可惜嘅,即係冇一間冇一間,啲老牌子冇晒喇。
粥店顧客羅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