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隧易通行|羅淑佩:漆咸道北車龍大減 紅隧車龍有郁就不算塞車

撰文:余心美
出版:更新:

易通行在紅隧實施的第二日、今日(24日)是首個工作日,各路通往紅隧的行車正常,運輸署在早上7至8時錄得5226架次,與兩星期前的5480稍減,車流量相若。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早上表示,沒出現塞車情況是相當感恩,往常塞車的漆咸道北、蕪湖街是看不到龍尾有多遠,今早繁忙時間是沒有龍尾出現過,對於車龍大幅減少,她希望與易通行有關。

羅又說,如果紅隧車龍一直向前進,就不算塞車,「其實雖然有車龍,但一直郁嘅,紅隧如果係一直可以郁緊,其實就唔算係塞車或大塞車。」

+7

羅淑佩今早接受商台訪問表示,外界之前憂慮紅隧在實施易通行的首個工作日會出現大塞車、車龍增長,結果並無出現到,形容是相當感恩,今早有個別一兩個路線行車情況「仲好好」。她舉例指,漆咸道北、蕪湖街以往「(車龍)龍尾係睇唔到咁遠嘅,今朝早我哋睇咗成朝,由7點幾睇到而家(9點幾)嗰個龍尾都無(出現)嘅,可以講話無龍尾,呢個好難得。」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對於今日(24日)紅隧未見大塞車表示感恩。(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今早紅隧車流量5226架次 比兩周前少254架次

她表示,不敢估計車龍改善情況是否與易通行實施有關,畢竟已是暑假,又或是否有司機害怕易通行而不駛去紅隧,但從運輸署數據顯示,今早7至8時紅隧車流量是5226架次,較7月10日(星期一,非颱風日)相同時段的5480架次而言,是少了一(二)百多架次,可能少了返學的車,車流是相若,「喺(車流)相若之下,嗰個車龍係大幅度少咗,會唔會真係易通行幫到啲?我希望真係啦!」

她又舉另一個例子,愛民邨、公主道那邊,平日的車龍是去到油站,有時會去到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早車龍亦見不同。

比大家預期中會唔會大塞車呀、會唔會車龍長咗好多呢?嗰個就冇出現到,我諗相當感恩。今朝特別有一兩個路線係仲好好,例如公主道愛民邨嗰邊,其實都係去到油站啦,以往好多時去到土木工程拓展署。另外今日見到有樣比較好嘅,就係喺紅磡收費廣場,以至之後車龍,其實雖然有車龍,但一直郁嘅,紅隧如果係一直可以郁緊,其實就唔算係塞車或大塞車。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

行車有移動 就不算塞車

她提到紅磡收費廣場以至之後的車龍,「其實雖然係有龍,但係一直郁嘅」,續指「係喺紅隧呢,如果一直可以向前行、郁緊嘅呢,其實就唔算係塞車或者大塞車嘅喇。」

至於紅隧收費廣場,行車線雖然有車龍但一直有移動,就不算塞車或大塞,感謝駕駛人士在往香港的入口位,切線情況相對守規矩,加上現場加設的指示令駕駛人士更清晰,大家都有跟指示行車,因此以往八線轉四線、四線轉二線的爭切線情況,在今早亦有不同,「大家就算唔係話快好多,都應該起碼都揸得舒服啲。」
她認為,駕駛者前往中環、灣仔或北角,毋須故意在進入隧道前選擇好方向。她又稱,待紅隧拆除收費亭後的車流一定更好,惟拆卸工程需在夜間進行,估計需時兩至三個月。
至於的士業界使用易通行的司機卡讀卡問題,她指昨天至今沒有收到有關投訴,重申會照顧的士業界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