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研走過的路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最近與同事聊起「那些年」,我有點羨慕地談起自己以前做專科訓練時,主要透過觀察示範、並由資深醫生指導實習,從而掌握正確及標準的手術程序,而到了相隔不太久的今時今日,醫生已經可以使用不同科技進行臨床培訓及手術前計劃,例如3D打印人體器官及組織模型進行模擬訓練,令處理相關醫療程序時更加熟練。羨慕之餘我亦不禁好奇,十年後醫療科研又會發展成怎樣一番光景呢。

撰文: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 (質素及標準) 蕭詠詩醫生

醫院管理局與香港科技園公司於九月底簽訂合作協議。

醫療發展離不開科研,醫療科研發展亦離不開臨床數據。醫管局九月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在香港科學園內設置數據平台,容許園內的合資格科研企業使用醫管局的醫療數據作科研及開發用途,他們可在園內指定地點遠端使用醫管局的數據平台,當中包含從醫管局數據庫中隨機抽取約二十萬名病人已匿名化的數據,涵蓋人口特徵、醫院及診所就診紀錄、臨床診斷、手術及其它醫療程序、藥物及檢查結果等。

這是繼與本地大學合作後,將有關服務適用對象擴展至非學術機構,正正體現了醫管局一直致力探索將所掌握的臨床數據,在確保病人私隱得到保障的情況下用於科研。這對醫管局及業界都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我們都拭目以待這項合作帶來的效應。

事實上,醫管局在與科研機構合作推動醫療科研發展的道路一直不遺餘力。初期就著科研人員提交的研究計畫,度身定製整理一套臨床數據給他們使用,後來發現這個方式有局限,包括研究者如果中途修改研究方向,數據便需要再重新整理,當中更需要投入相當的人力及時間。於是我們思考,如何能讓研究者有更大空間,不受手上持有的樣本數據限制,跳出框框,想多些想闊些。

後來,醫管局建立一個數據實驗室,至今存有逾55億條橫跨超過25年的數據,包括人口特徵、放射報告、化驗結果等。實驗室每年增加約3億條數據,開放給本地學術機構申請使用,至今已為逾400名研究人員的超過60個科研項目提供數據支援,當中不少項目已在國際期刊或會議發表,包括有大學團隊分析了醫管局超過14萬名病人的2,500萬條數據來進行有關肝癌風險研究。

研究成果亦造福了公營醫療系統的病人,例如醫管局聯同本地大學使用來自18萬名醫管局病人的100萬張X光片,研發出自動分析X光片來識別髖關節骨折的人工智能系統,分階段試用於公立醫院急症室。這些成績令人鼓舞,為醫管局進一步擴展醫療數據使用對象注入了強心針。

科研需要時間,有些成果的實現是長遠的;當整個香港的醫療科研發展,除了研發出革新治療設備、方法及藥物等為病人帶來直接益處,對醫管局提升服務質素及效率,以至減省醫護人員的工作量等,對挽留人才方面亦有幫助。

由「那些年」至今時今日,醫療科技已經迅速發展。每當想到我們能參與推動的過程,有機會令將來某年某月某位病人能獲得更精準治療,更快康復,我們便更有動力繼續推動醫療科研。

醫院管理局。(資料圖片)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