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歷程.里程──還有人情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公立醫院喜獲撥款推行兩個十年建院計劃,論單一城市建院量、病人受惠量,香港或許舉世無雙。醫管局獲委派建議、規劃、管理長遠建院項目,今年施政報告更列項支持增員。

撰文:醫院管理局策略發展總監程偉權醫生

東華東院呈四翼扇型設計的主座大樓已近百年,雅致建築物正每天照顧復康病人。

公立醫院喜獲撥款推行兩個十年建院計劃,論單一城市建院量、病人受惠量,香港或許舉世無雙。醫管局獲委派建議、規劃、管理長遠建院項目,今年施政報告更列項支持增員。

醫管局的基因雖本專於建人而非建院,卻最瞭解病人幾十年後所需,故擔「以人為先」大旗建院。而工務工程的長期夥伴建築和機電部門亦並肩作戰;還幸得不少擅長工務好手入職相助。設計與施工合約授予局外的建築業界承辦,是故除了管理醫院、團隊亦埋首管理建院,督工成了正職。

可是,建造業市場人手短缺逾萬,業内推算建造成本膨脹年率逾4%;論缺人和脹價,醫護界與建造業都面臨考驗。醫人素來力求完備,建院能否一樣?正是要迎難而建。

迎新也要護舊。過五十歲的香港人中,五成罹患不止一種慢性疾病,醫院有130幢同齡入伍大樓,退化病也許難免。曾任職於有百年歷史醫院,雖然護舊功夫已力求完備,仍深感階磚不會拒絕磨蝕,天花不可只往上爬──相反有時向下!況且,醫院三千萬平方尺總面積,等如三百個政府大球場草地,加上水管多、人流高、療程繁,就似日日開賽的溫布萊,要停賽快修護草,必定要周密部署。

靈實醫院擴建計劃採用了三翼垂直建築設計,以充分利用空間,增強功能性及促進病人流轉和導向。

要推陳出新,團隊已埋頭苦建多年,實戰於首批建院項目;進程遇上疫情和行情不順,或有點未盡如人意;儘管前望,縱使路長和浪濤洶湧,卻無需急於趕計成敗──要拉近理念和實戰距離,醫管局歸納了供規劃者依循的十小思路碎步行:

1.工程改造歷程──規劃者設身處地,試想舉步維艱的病人,怎可安然穿梭於醫院迷宮;

2.構圖源自用途──如何定圖則?是醫療用途和病人體驗,而非建築意願;

3.設施內藏心思──帶病受衆如何免勞累、見日光、嘗溫度;

4.里程凝集人情──新換舊里程中,竭力原址保存選定深藏人情的百年文物;

5.面積轉化面貌──面積寬廣了,不忘營造寬心面貌,廣博觀感;

6.願景建成實景──募集敢造夢醫護人表述拼圖,由規劃者實現真場景;

7.迎變以求應變──病種性質眨眼萬變,病房性能最好按鍵應變;

8.智能重塑功能──設置智能基建,迎合未來智慧天地;

9.目標兼容睦鄰──要依時和按資,要窄巷建良宅,但多趕工也要為鄰宅減擾消愁;

10.優化融合綠化──對服務有一項項建樹,也要一棵棵真建樹;

團隊正悉心也虛心歸納幾年的經驗,作為下個十年盡力去蕪存菁的藍本。醫管局將會增加建築專業人手,希望更多新晉建築人加入建院業,投身一世建好世一醫院。不日,今時置身舊院就醫的市民,將可在新院體驗身在福中畢知福。

醫院管理局。(資料圖片)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