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碧邨亂局|外勞嘆改陋習仍遭歧視 列港人惡習:我們包容心強大

撰文:鄧栢良 楊婉婷 蔡正邦
出版:更新:

被稱為「隱世孤島」的大嶼山澄碧邨,近年有數百名外勞湧入,人數超越常住的居民,被居民認為是屋苑治安變差的主因,以致竊案頻生。而雙方因生活習慣及文化差異時有磨擦,產生隔閡,法團又批評外勞的公司四川電建未有積極配合屋苑管理措施,早前張貼通告禁止外勞乘搭往返長洲的專船,又要求外勞撤出澄碧邨,結果引發新一輪爭議。《香港01》專程到澄碧邨視察及訪問了外勞,他們指公司循正規途徑來港工作及租屋,沒有侵犯任何人的權利,加上公司有嚴格管理制度,工人剛到埗時出現的陋習已改,但仍遭屋苑居民多番投訴,認為受到歧視,坦言:「我們包容心比他們強大,實際上香港人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

傍晚大批工人收工乘船返回澄碧邨。(蔡正邦攝)

現時約200名四川電建的工人居住在澄碧邨,他們大多是四川人,來港參與石鼓洲焚化爐工作,每日均乘船往返澄碧邨與石鼓洲,兩地相距僅幾十分鐘船程。然而這批四川工人入邨後,就因生活習慣等問題與居民產生磨擦,有居民向四川電建反映問題。據知,現時四川電建要求工人不要四處走動及乘搭電梯,避免令居民困擾,又在屋苑走廊張貼告示,提醒工人守規矩。

四川電建職員李小姐坦承,工人剛到澄碧邨時,可能談吐有些不合適,也確實有抽煙及吐痰的習慣,但公司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甚至不允許工人坐電梯,盡量減少對居民造成困擾,現時情況已經改善了。她又舉例指,每天只要見到地上有煙頭都會撿起,但近來發現撿到的大部分煙頭都是香港人抽的,直言:「這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她表示公司屬於央企,是透過正規途徑來港做石鼓洲項目工程,亦循正規途徑租住澄碧邨的單位,沒有侵犯任何人的權利。

至於邨民指控的治安及爆竊問題,李小姐說工人飲酒後爭執「確實有這麼一次」,但並非經常發生;又指無證無據不能指控工人涉嫌爆竊,「偷竊案跟我一定有關嗎?我覺得需要等到抓到內地那兩個人,然後拿出證據來,我連這些人是誰我都不認識。他還偷了我(公司),我比誰都更想抓住他。」

李小姐表示曾與澄碧邨法團多次溝通,「他們明確說出了這個話,覺得我們進來了就影響了他們,為什麼要到這裏來」,李小姐坦言:「這個地方歧視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又說:「我來是幹嘛呢?我是來建設石鼓洲項目的,我不是來搗亂的。我委屈得很,我前方本來壓力就很大,後方還要給我製造這麼多壓力矛盾……這個鬼地方讓我對香港的好印象一點都沒有,我們回到內地,我們一樣的幹工作。」

李小姐(中)及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人(右)表示在澄碧邨居住備受歧視。(蔡正邦攝)

另一名工人舉例指,早前用幾萬元修理院子的籬笆及在門口豎立接收信號的天線,但被居民投訴不美觀,「我們全部把它拆了」。他反指居民用破布作籬笆,難道又美觀?「這個就是明顯的歧視我們了」。

他又補充指,傍晚有居民遛狗,有時會留下一地糞便,「假如說是我們這樣,那就肯定就投訴我們」。他直言:「我們沒有反投訴他們,是因為我們包容心比他們強大,並不是說我們覺得他做的什麼事情都對,實際上香港人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他認為自己在澄碧邨居住,始終屬外來的,故不想與居民衝突,「實際上我們是在包容他們,不是他們在包容我們」。他認為香港在世界上都算是繁華,但今次的經驗確實令他失望,「他們思想比較狹隘,比較自私,就是我說的一葉障目」。

更多《隱形香港》專頁報道:

《隱形香港》專頁(點此連結前往)

逆市自救︱蝦麵店奇招求Like集氣獲業主減租 老闆寄語自強繼續衝

樂翠臺維修風波|自組團隊半年團結街坊:一場業主覺醒自救之戰

從華燈初上「媽媽生」變身港絕無僅有女搭棚師:搭棚搵返人生意義

新港人拉橫額委屈控中原代理 3原因誤導買錯樓 大律師分析理據

私密部位遭潑灑不明液體性暴力 她們經歷崩潰、發聲、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