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樹下】釀酒師×前護士 投資7位數字 八鄉研發本土味氈酒

撰文:梁啟敏
出版:更新:

不少港人下班後喜歡約朋友摸摸酒杯底,談天說地,舒緩一日工作疲勞。酒吧內啤酒、雞尾酒、伏特加等各種酒類任君選擇,哪一種是你的心水呢?
調酒師Kit和前護士Joseph在調酒班結緣,對氈酒(Gin)由喜歡到了解,再萌生自家製作的念頭,花了近兩年時間,以港人熟悉的白蘭花入釀,製作出充滿香港味道的「白蘭樹下」。

Kit(右)性格外向貪玩,主力負責「白蘭樹下」的宣傳及行銷,Joseph(左)則負責處理行政事宜。(曾梓洋攝)

Kit六年前由歐洲回流香港,調酒經驗豐富的他除了任職客席調酒師外,亦會開辦調酒班,「很多香港人喜歡飲酒,但對酒卻不了解,連啤酒與蒸餾酒都不懂分辨。」Joseph三年前成為Kit的學生後,二人不時邊飲邊聊天,一個造酒夢慢慢開始在Kit位於元朗八鄉的工作室發酵。

芸芸酒類中,他們選擇製造高難度的氈酒,皆因Gin可以有多種飲法,味道千變萬化,背後更有一個歷史故事。Kit指,很多人以為Gin源自英國,但其實它本是荷蘭的產物:在17世紀時,英國與荷蘭打仗,英國士兵見荷蘭士兵在出戰前飲用當時名為「Genever」的氈酒,由於酒精含量高,飲完當然不怕死,故將氈酒命名為「Dutch Courage」(荷蘭人的勇氣),更將製酒方法帶回英國,「我們希望自家製的Gin都蘊含香港精神。」

Kit 十多歲遠赴歐洲讀書,之後在當地任職調酒師多年,及至六年前為家人決定回流。(曾梓洋攝)

白蘭花入釀有技巧

氈酒是以杜松子為主的多種藥材與香料調味後,製造出來的西洋蒸餾酒。Kit和Joseph一開始不斷嘗試將不同種類的花入釀,包括雞蛋花、桂花、洛神花、白蘭花等供人試飲後,發現白蘭花的香氣最為吸引,而且具香港特色。記者探頭一聞,清雅的味道令人立即聯想起夏天賣花婆婆現身時,滿佈街道的白蘭花香。

不過從釀酒角度來說,白蘭花是數一數二難處理的花,而且入釀過程比較繁複。Kit表示,農夫要在白蘭花開花前採摘,然後他們要將花蒸熟,防止氧化變味,之後把萃取出來的花油和花水送到荷蘭的蒸餾廠蒸餾。Joseph補充,不少花如玫瑰花風乾後也會保留玫瑰花香,但白蘭花則相反,其保存時間短,氧化後味道就會變得俗氣和臭,故時間掌握很重要。

Kit與Joseph的心血所在(按圖了解):

晶瑩剔透的氈酒,盛載着屬於香港獨有的醇厚。(曾梓洋攝)

本地釀酒有難度

白蘭花花期大約在每年四月至十月,為應付訂單,他們早於去年預先處理好足夠份量的白蘭花。Kit稱,雖然香港的白蘭花樹不少,但利錢不多,在內地買亦非常便宜,大約一毫子一朵,惟他們堅持用本地原材料,於是以六毫子一朵的價錢,吸引農夫為他們採摘白蘭花。

由於在香港開設蒸餾廠困難重重,因此Kit和Joseph暫時將蒸餾程序安排在荷蘭的蒸餾廠進行。Joseph指,申請蒸餾廠牌照牽涉多個政府部門,包括食環署酒牌、環保署排污牌、消防處危險品牌、屋宇署樓宇安全條例等,要花大量心力和時間準備,滿足所有要求估計需要耗資數百萬元,「先推出產品(白蘭樹下),希望傾牌照的阻力會細一些。」

Kit八鄉工作室的環境(按圖了解):

氈酒為西洋酒,但「白蘭樹下」無論在包裝以至味道都充滿本地元素,兩者容和搭調。(曾梓洋攝)
+5

在荷蘭蒸餾酒亦有另一個挑戰,Joseph笑言,香港與荷蘭的工作文化不同,當地人工作態度比較悠閒,也不受他們控制,「之前為了趕貨,曾親身飛到當地自己落手整,我們不在時他們一日整到200枝,但我們到場時,兩日已經整到2000枝。」

由去年12月開始推出市面,「白蘭樹下」至今生產了近6000枝,亦進駐了香港近半酒店,除了擴闊銷售渠道外,Kit表示,他們希望透過「白蘭樹下」令香港人認識更多不同酒類,「以前很多人飲酒只為了好玩和醉,但慢慢開始有改變,會嘗試認識酒,知道自己在喝什麼。」

Joseph在公立醫院任職重症護理及心臟護理科護士達十年,亦擁有法律碩士學位,去年尾為全身投入「白蘭樹下」的生意而辭職,他坦指母親對其決定非常反對,幸好妻子相當支持他追夢。 (曾梓洋攝)

Gin酒有當歸、陳皮、茶葉、檀香等成份,餘味(aftertaste)很強,正因如此,Gin可以製作成不同的雞尾酒,如Gin & Tonic(琴通寧)及Martini(馬丁尼)等,非常多元化。不少客人買了「白蘭樹下」後,不知如何品嘗,Kit笑言,沒有規定怎樣飲才最好,按個人喜好享受便可,「剛開始可飲Gin & Tonic,比較易入口,飲慣了便可以加多點變化,或者試下調味道較苦的。」

Joseph認為,酒是建構身份認同的重要元素,「每個地方的人對自己的酒都有特別的感情,例如中國茅台,雖然香港有孖蒸,但感覺好似難出廳堂,我們想透過『白蘭樹下』,將白蘭花和陳皮等香港事物和味道帶給更多人認識。」

Kit打算未來在八鄉的工作室舉辦試酒活動及工作坊,希望令港人對酒有更多認識:(按圖了解)

(曾梓洋攝)
+4

在Kit八鄉工作室外,微風輕彿,門外有一大片田,旁邊有一大棵枝條似鹿角的雞蛋花樹。工作室是試驗和調酒工坊的基地,在一年多造酒的過程中,Kit笑指,飲酒時最開心,「我不喜歡浪費,每次trial and error(嘗試錯誤)都會照飲。研發過程其實好好玩,不同的成份、比例、順序等,都會影響味道。」Joseph則表示,看到身邊的朋友和顧客喜歡他們的出品相當滿足,「覺得大家講緊same language(有共同語言)。」

以「白蘭樹下」調製的 Dirty Martini(髒馬丁尼)。(曾梓洋攝)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
下載網址:
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