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退休危機逼近!3大消費壞習慣不改 隨時晚年才陷財務困境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退休後,人們擁有更多自由時間,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購物的樂趣。但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像是「買了卻沒用到」或者「困惑不知道要收納到哪裏」。浪費錢購買不必要的東西不但沒有省錢,而且還可能造成收納上的困難。因此,日本網站《ESSE》分享了防止買過頭的3大秘訣。

不想儲蓄不知不覺地用掉,以下的習慣一定要改:(按圖了解)

+13

第一個習慣:在購買前認真考慮是否真的需要

當你在商店或網上看到「這個好像很不錯」就衝動購買時,之後後悔的情況是相當常見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很重要的一點是在購買之前要好好考慮「這個東西真的需要嗎」。

具體來說,可以問自己「如果不買這個,會有困難嗎?」。如果無法立即回答,可以暫時離開現場,喝杯茶,讓自己冷靜一下。回想一下家裏,是否已經有類似的東西,或者是否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這樣花點時間思考後,你會發現有很多東西其實不是必需的。只要不要立刻購買,並且好好考慮,就能大幅減少衝動購買的情況。

第二個習慣:停止「先買來備着」的行為

上面提到了衝動購買,接着提到的是一個能夠持續使用的購買觀念。即使現在不急着用,但「先買來備着」往往會導致浪費購買的原因。特別是像特價品、限量版、或是「現在買就有贈品」、「現在這麼便宜」等情況很容易讓人感到緊迫,但真的需要嗎,這時候就要冷靜好好思考。

建議大家可以設定一個「保留期間」。例如,即使覺得需要購買,也等待至少幾天到一周。檢查家中是否已經有重複的庫存,確認在使用期限內是否能夠使用完。可以寫下來,稍後若發現「還是需要!」就進行購買。即使沒有贈品,或者價格不夠便宜,但你確實需要這個東西,那麼就可以購買了。否則,這個東西對你來說不是必需品。

相關文章:斷捨離|老公提早退休她憂錢不夠用 怎知做3件事家庭支出即減4成

+11

第三個習慣:一買一清

為了不讓物品過多,可以設立一個規則「購買新東西的同時,就要捨棄舊東西」。例如,當購買衣服、餐具等物品時,可以設立「新來的物品必須伴隨舊的物品去」這樣的規則,這樣就能防止物品不斷增加。

物品累積太多時,管理的困難度就會增加,反而會變得麻煩。當然,尋找收納空間、把不用的物品放在一邊,不如精選你真正需要的物品,這樣的生活更加舒適。在購物之前,不僅要考慮「這真的必要嗎」,同時也要思考「買了這個,那我應該捨棄甚麼」,這樣就能繼續過着整潔舒適的生活。

【延伸閱讀,更多理財、退休建議】

理財|父母要退休 好應讓他們歎世界 6大財務建議子女應早準備

+19

財務自由|有買股票、保險便以為識理財?6個謬誤或令你經濟受困

+14

延伸閱讀:

台灣鮮奶像精品?愛好者嘆無法「牛飲」欠爽感:比台啤還貴

不是去交友、比慘!醫師曝14住院NG事項 直呼2行為像八點檔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