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取代你的不是AI?先把概念搞清楚 你的「真正對手」是這種人
AI究竟會不會取代人類而引爆失業潮?世界經濟論壇「二○二三年未來就業報告」預測,未來五年隨經濟前景疲弱、企業擴大採用人工智慧技術,近百分之廿五的職場工作將發生變化。學者示警部分職位會位移,「未來工作是被懂AI的人取代而非被AI取代」。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台灣企業目前導入AI比例不高,畢竟現在人工成本仍比引進AI技術便宜 ,但未來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一定越來越貴,技術普及就越來越便宜,人力、AI使用就可能出現黃金交叉,只是還無法預測何時發生。
他不認為AI將來會大規模取代人工,未來工作是被懂AI的人取代而非被AI取代,因此勞工必須及早培養AI素養,政府也應課以僱主導入AI時的告知責任,數碼轉型的同時必須準備員工安置方案,讓在職勞工行訓練。
相關文章:生成式AI席捲職場!這「15種技能」越見重要 及早掌握保持競爭力
台灣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也認為,雖然目前不少客服人力逐漸被聊天機器人取代,但其他產業如服務業、住宿餐旅業就要等人形機器人問世後才有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秘書長劉耀璘指出,如資料整理類型、翻譯,或是設計類的職位可能會消失,但是也可能因此增加資料標注、資料科學家等職位需求;產業間的隔閡也可能加劇,使用與不使用AI工具的職位間有流動困難。
台灣全產總理事長戴國榮建議,政府應在智能製造與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促進人力有效轉移,培訓勞工從勞力密集、重複性的工作轉向高附加價值、人機協作與專業技能領域發展。
【延伸閱讀,更多未來職場發展趨勢】
AI時代下「7大鐵飯碗行業」夠穩陣!需求高、人工好不怕被淘汰
哪些職業20年後或將式微消失? 銀行員、飛機師首當其衝有原因…
延伸閱讀:
面試只靠文憑?她曝HR最在乎「1點」 內行人搖頭:學歷不等於能力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