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蘇州祖宅賣出 無房無廁售千萬 猜猜貝氏家族還有多少房產

撰文:外灘
出版:更新:

跟我們一起來看看,貝氏家族還有多少豪宅。昨晚,貝聿銘的又一套祖宅被拍走了。最開始許多人調侃,一廳、無室、無衛的二手房,能賣出什麼價格?而它開價就是980萬人民幣,經過23次競價後,最終以1090萬元成交。

這棟房子能賣出高價,一個原因是地段。它所在的白塔西路是蘇州古城區最名貴的地段之一。另一個原因是貝聿銘。他是世界上成就最高的華人建築設計師之一,被譽為「現代建築最後的大師」。他操刀設計的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新館、巴黎盧浮宮金字塔入口,早已成為每個城市的地標建築。而這位建築大師更是名門望族之後。貝氏家族富了整整500年,到貝聿銘的時候已經是第十五代。

點擊放大瀏覽最新以千萬人民幣賣出的貝聿銘祖宅▼▼▼

+3

家族擁逾千套房產 隨便賣出一間已獲千萬

貝家的宅邸自然也是遍布天下。除了蘇州本地知名的獅子林、嘉園,上海還有1000多套房產。這次拍賣的宅邸和他們家那些已經成為世界級景點的房子比起來,也許稱不上豪華,但也足以矚目。起初拍賣網上的放出的信息,很難讓人聯想到貝聿銘的祖宅:面積小,無室一廳無衛,不是文物保護單位

。但光看這棟房子所在的地段,就知道它有著不凡的地位。宅子位於蘇州白塔西路35號。這裡曾是蘇州古城區最熱鬧的片區。往西走,隔壁就是花鳥市場、市郵政局、觀前街;往東走10分鐘,是能達到貝聿銘晚年的得意之作蘇州博物館。如今喧鬧聲逐漸褪去,這棟蘇式園林式別墅變得更加隱秘,鮮為人知。

整棟建築佔地145.56平米,土地使用面積226.30平米。在貝氏家族的各處房產裡面,稱不上宏偉。早在明朝貝氏家族發蹟的時候,房子就建成了。到上世紀時,它成了貝聿銘父親的住所。位於正中央的主宅內部結構完好,家具齊全。原先位於院子中央,後來由於修繕原因移動到了最裡側。兩側保留著陳列玉石的玻璃櫃子,只是已經蒙上薄灰。庭院冷冷清清,盆栽隨意堆砌,三兩棵樹木和亂石依靠在角落處。

後來年久失修,房子變得破敗不堪。蘇州文物局和規劃局重新修復後,為它取名「玉頤堂」,並當作陳列精品玉器、接待貴賓使用的地方。先前的主人是杭州某家企業,他們從蘇州玉石雕刻廠買下來後,如今再次公開出售。

【延伸閱讀】2021建築界奧斯卡A+ Awards 中國再橫掃47獎 香港也有代表上榜(點擊放大瀏覽)▼▼▼

+96

這個豪宅已經成了全世界的熱門景點

明朝嘉靖年間,貝氏祖上貝蘭堂從浙江舉家遷至江蘇蘇州,依靠藥材生意,逐漸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商人。最輝煌的時期是第六、第七代貝潛谷、貝慕庭父子時代,當時貝氏與戈、毛、畢三家被並稱為「蘇州四富」。而距離白塔西路祖宅500米的另一處貝氏祖宅獅子林,也是他們家的房子。

1917年,貝聿銘的叔祖貝潤生以近一萬銀元的價格買下了獅子林及其附近的土地,並花費80多萬銀元進行修繕與擴建。對貝聿銘來說,這裡不僅僅是童年的桃花源,更是孕育他美學思想的搖籃。

貝聿銘在香港出生,10歲時舉家搬到上海,但家族的許多產業仍在蘇州。作為家中長子,幾乎每年寒暑假,他都會回到蘇州居住,了解家中事務。在佔地將近15畝的獅子林裡,貝聿銘與堂兄弟們穿梭於亭台迴廊、奇石竹林之間。他說:「整個園林都是供我們玩耍的好地方。假山中的山洞、石橋、池塘和瀑布都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幻想。」

和貝氏家族感受一樣的四季風景

貝聿銘的叔祖貝潤生民國著名的「顏料大王」。他一生購置了眾多房產,其中有間叫「嘉園」的,現在被改成了酒店。改建之後的有熊酒店,更像一座私家園林(點擊放大瀏覽)▼▼▼

+3

著名建築師青山周平將整座宅邸重新規劃設計後,保留3座清代古建築,建造4座現代磚混建築,搭配日式水景之餘,延續了粉牆黛瓦的蘇式園林風格。從大街上拐進去,低矮的房屋、窄小的巷弄裡只剩下一片安靜。每走過一扇扇鏤空窗,都能感受到「移步換景」的雅緻。庭院裡栽種的枇杷、桂花、玉蘭、石榴和楓樹錯落有致,太湖石鑲嵌其間。院內傳統的過道迴廊也很有趣味。

當人們緩緩走過,以為來到盡頭時,一個轉彎便邁入了另一處景色。如今變成客房的地方,也運用到了借景的設計。當你步入房間,可能看到的是依偎著窗口的枇杷樹、晴空萬里時聳立的北寺塔……或許當年的貝氏家族,也是這樣度過夏天的。

豪宅遍布魔都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貝氏家族富過了十五代,留下祖上的不少豪宅。除了蘇州的宅子,在上海也有將近千套房產。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南陽路170號的貝公館。房子主人是貝潤生的兒子貝義奎,也就是貝聿銘的堂兄弟,後來移到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名下。上世紀30年代,貝義奎的妹夫在北京西路銅仁路的綠房子落地竣工,被譽為「遠東第一豪宅」。貝義奎見了,便暗自較勁造了貝公館。正門在南陽路170號,後門在北京西路1301號,與綠房子近在咫尺,住在附近的人都喜歡稱之為貝家花園。

館內花園保留了蘇式園林風格,正中央的亭台三面臨水,能夠一覽花園全貌。主建築採用了典型的裝飾藝術風格,坐北朝南,一共三層,佔地有2400多平米。而每處細節都有中西合璧的巧思。主樓樓層採用了傳統中式的三間二廂平面,樓梯間則設計了西洋圓形平面。東廳小間的西方柚木穹窿頂,頗有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的意味,而穹頂上的「雙龍戲珠」彩色浮雕又極具中國特色,西廳的移門上雕有「福、祿、壽」的吉祥圖案。螺旋形石質樓梯底層的護手雕刻成龍紋形狀,這是貝祖詒主導設計的龍梯。龍梯的一樓部分是一條大龍與一條小龍共戲龍珠,大龍的龍尾構成扶梯,盤旋至四樓樓頂,有「盤龍上升、事業有成」的寓意。

如今,貝公館經過改建後成了新榮記餐廳,彷彿以另一種形式,在滬上延續著貝氏家族的遺韻(點擊放大瀏覽)▼▼▼

住了45年的別墅 預估800萬美元

貝聿銘在國外最著名的一套私宅,是位於紐約上東區的一棟400多平米的聯排別墅。1973年,貝聿銘將其買下並親自設計了房間。之後的45年裡,這棟別墅是他的私人住宅,也是他的工作室,常常用來接待友人。整棟建築充滿現代風格,室內空間在貝老的精心設計下,呈米白主色調,顯得尤為寬敞明亮。透過主臥室、次臥的落地窗,可以欣賞到皇后區大橋、羅斯福纜車和私人花園等不同的風景。

客廳內的家具的來頭都不小。比如客廳裡陳列著的長椅,和正對壁爐的沙發,都是來自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專為西班牙王室夫婦設計的巴塞隆拿系列;窗戶旁邊的搖椅是索奈特的設計,柯德莉夏萍、畢加索也爭相購買過這款明星椅。更不用說屋子裡擺滿的50多件藝術品,比房子本身還要貴,預估的總價超過了2500萬美元。趙無極、李可染、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亨利·摩爾等等大師的作品,錯落有致地點綴著這個家。

貝聿銘曾說,相比展出自己的私宅,更希望公開出售它們,這也與他設計的建築之於城市的意義不謀而合。當巴黎的拿破崙廣場上豎起了玻璃金字塔入口,低矮的小屋旁出現了極具現代風格的蘇州博物館時,好奇心讓更多人走近了它們,去了解貝聿銘的設計靈感與美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