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有9000年歷史?文化同根生 元代終取代粵北成廣東經濟重心

撰文: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更新:

珠三角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瀕臨南海,由西江、北江、東江及其支流潭江、綏江、增江帶來泥沙,在珠江河口灣內堆積形成之三角洲,分八大出海口(水道)。灣內丘陵、台地及殘丘,星羅棋佈。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一面臨海,海岸島嶼眾多。(本文節錄自《大灣區歷史文化探索》。)

文:蕭國健(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暨中國文學系教授、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

粵港澳大灣區(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簡稱大灣區,是以圍繞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組成,包括廣東省九個相鄰城市: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市,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肇慶七個地級市,以及香港與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面積五萬六千平方公里,是中國人均GDP最高,經濟實力最強地區之一。

【延伸閱讀】羅湖港人專訪|讚香港青年筍工無數 還有「大禮包」全方位助移居(點擊放大瀏覽)▼▼▼

+18

大灣區於史前時代已有先民居停,深圳鹹頭嶺遺址、深圳龍崗區葵涌鎮大黃沙遺址、深圳鹽田區大梅沙村大梅沙遺址及小梅沙渡假村小梅沙遺址、江門新會區南部崖門鎮梁黃屋村洪婆山沙丘遺址、江門新會區南部崖門鎮崖南農林場禮樂圍遺址、珠海高欄島風猛鷹山寶鏡灣遺址,以及港澳多個史前考古遺址,出土不少公元前六千年至七千年前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Age)中期嶺南人士之器物,從而將大灣區之歷史推至公元前七千年之前。

先秦時期,大灣區為南越少數民族部落居住之所,自秦代(約公元前兩世紀)開通靈渠、大庾嶺同瀟賀古道後,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互通,中原文化開始傳入嶺南。秦統一嶺南後,中原大量移民遷入,到公元二年,廣東人口約有三十七萬五千二百人。

漢代,廣州地區已成為南方重要外貿口岸,但廣東經濟及人口分佈重心仍在粵北及西江流域,而大灣區仍人煙稀少、且未被開發。其時,東江三角洲由東江、增江兩三角洲合併,下伸至中堂(漢代應堂廟),南面仍為海域。西北江三角洲向東北伸延,達南華水道之北(即東海水道)。石涌附近當為平原。陳村已成陸地。

【延伸閱讀】東江游擊隊有多強?武裝齊全英軍也投降 成香港積極抗日雄獅(點擊放大瀏覽)▼▼▼

+25

唐代,東江已伸延至東莞城,東江三角洲頂部已發展。番禺、中山、新會三地沖缺之三角洲頂端已開始形成,漢代地層多被新地層掩蓋,惟三角洲岸線推進不大。唐末,中原內亂頻繁,不少氏族為避戰亂及天災,紛紛經江西南安(大庾)、越梅嶺南遷,來到南雄珠璣巷,居住數年或數十年,逐漸適應嶺南地區之氣候及生活習慣後,繼南遷大灣區。屈大均《廣東新語》載:「吾廣故家望族,其鄉從南雄珠璣巷而來。」清道光《廣東通志》云:「珠璣(巷)在南雄府保昌縣沙水寺前,相傳廣州梁、霍韞諸望族,俱發源於此。」

趙宋統一後,大灣區大片荒灘及不斷增長之沼澤地,經築堤圍墾,成為南雄珠璣巷遷民之目的地。其時,該地糧食大增,促進人口增長。北宋末年,該地岸線南進到三角洲各沖缺口中部:東江已達東莞麻涌、大汾(墳)、道滘一線;番禺已達欖核、魚窩頭一線,西樵涌經已形成;中山岸線在橫欄、浮墟、黃圃、潭州一線;新會附近已成潮田,禮樂、外海一線已成沙坦;潭江則以雙子、黃沖一線發展較快。此為珠璣巷南下移民擁入三角洲築堤開發之結果,以滘構通兩河水道,把潮田改為坦田,影響各地海水平面下降。

北方漢人避亂大量南遷,至南宋時更甚。北宋《元豐九域志》載,時北方移民佔廣東總人戶百分之三十九之多,大灣區已成為人口稠密地區。中原及江南氏族由珠璣巷南遷甚眾,南遷廣州各縣氏族多達一百六十七人戶。南宋時,東江三角洲大部分已成陸地:中山三角洲沖缺口已伸至石岐,港口一帶(即東海十六沙及西海十八沙)已成;番禺三角洲沖缺口已至下橫瀝(義沙),洪奇瀝口門初成;新會三角洲沖缺口已達南緣九子沙,岸線由禮樂南移,連接熊子山(即熊洲)。元代,沿海人口迅速增加,其時,大灣區已取代粵北成為廣東人口分佈之重心。

【延伸閱讀】深圳華強北淘金夢碎?10元買入晶片過千元賣出 全村湊數百億豪賭(點擊放大瀏覽)▼▼▼

+28

明代,大灣區已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進一步吸引內地人口南遷,廣州府人口居全省首位。其時,該區岸線不再如宋代築堤蓄水歸槽護田,而是築堤成田,還在灘面種植蘆葦、水草,促淤泥沉積。三角洲之各沖缺口加快淤積成沙,東面伸至漳澎,南支流亦伸至東莞厚街北面。新會斗門三角洲頂部已開始形成,即今大鰲沙已形成,睦洲、三江口亦已出現沉積。黃布、大沙已成,只在竹洲、粉洲以南才仍為海島。其加速發展為人工築堤成田之影響。

大灣區岸線不斷向海推移,有快慢時期,其自然因素,為受海平面潮汐升降變化之影響,在高海面期,岸線推進減慢,低海面期則較快,如虎門及崖門水道淤積特慢,為因潮流強勁之故,虎門與崖門間三角洲地區則淤積加強。人為因素則主要為人工修建堤圍,如宋代築堤護田,使下游沙田淤積加快,明代築堤做田,種植蘆葦、水草積泥,均使成沙加速。

清代,大灣區屬廣州府,為廣府文化核心地帶,包括廣東省之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包括惠州市區、惠陽、惠東、博羅)、肇慶(包括肇慶市區、鼎湖、高要、四會)九個市,為中國南部之經濟、文化中心,以廣州、香港、澳門為中心。

時至今日,大灣區為廣東人口、經濟、文化中心。區內之居民,長期處於同一行政區劃之中,其民風、民俗之融合,形成具有共同地域性文化特徵之廣府民系。

《大灣區歷史文化探索》書本封面(香港中華書局授權使用)

書名:大灣區歷史文化探索

作者:蕭國健,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暨中國文學系教授、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曾獲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頒授嘉許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歷任各大學術機構名譽研究員、客座教授及專題講師。

研究範圍包括地方史、明清史、方志學、族譜學等。著有多本香港歷史研究專著,包括《居有其所:香港傳統建築與風俗》、《香港華人古今婚俗》、《香港歷史研究》、《香港新界家族展》、《香港之海防歷史與軍事遺蹟》、《災患與香港史》、《香港華人傳統文化》、《香港古代史新編》及《簡明香港近代史》、《石頭上的香港史》等,並發表中英文論文六十餘篇。

【本文獲「香港中華書局」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