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以AI運算林布蘭繪畫風格 荷蘭展出修復版完整《夜巡》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創作於1642年的林布蘭名畫《夜巡》(The Night Watch),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代表作。 但這幅名畫在林布蘭去世後卻被嚴重損毀,數百年後的今天,荷蘭國立博物館以人工智能來修復這名作遺失的部份。

《夜巡》是17世紀於荷蘭流行的「集團肖像畫」產物,是當年火繩槍手公會六個中隊的其中一隊庫克中隊,為了裝飾工會總部的新集會所而向林布蘭訂購的作品。作品原名《Militia Company of District II under the Command of Captain Frans Banninck Cocq》,18世紀末以後才有《夜巡》這名稱。作品描繪守護阿姆斯特丹治安的巡守隊帶著火繩槍和長槍,舉著旗幟於白天準備出動的場景(雖然很多人以為是夜間出動)。和一般集體肖像畫不同,在這之前的集體肖像畫通常把出資者的臉孔一橫向排列,以平等的地位描寫,然而林布蘭在這作品中卻讓每位人物都有動作,透過縱深的構圖創造出動態畫面和戲劇效果。

【點擊看不同版本《夜巡》的分別】

林布蘭離世後,《夜巡》於1715年從原址火繩槍手協會大廳搬到阿姆斯特丹市政廳。當年市政府官員想把這幅作品放置在兩扇門之間的畫廊裡,可是因成品太大未能放置,於是官員選擇大幅度切割這幅名畫的側面,更從頂部和底部切割小部份來遷就放置空間,而切割出來的碎片大部份亦已遺失,使這幅名作以不完整的版本傳世。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日臻完善,現在可靠有關技術修復《夜巡》遺失的部份。自1885年開業的荷蘭國立博物館,當年已把《夜巡》視為鎮館之寶的藏品,可是多年來博物館都未曾想過修復《夜巡》回到原來的大小,直到著名的倫勃朗學者 Erst van der Wetering 去信博物館提出有關建議,指出修複這作品會讓尺寸構圖有明顯變化,才啟動是次計劃。

2019年該館啟動了名為「守夜行動」(Operation Night Watch),耗資數百萬美元的修復項目來修復這幅名畫。博物館聘請其資深科學家Rob Erdmann 來領導這項工作,使用原畫的剩餘部份和原畫於 17 世紀未切割前的複製品,結合AI技術來完成這作品在史上第26次修復。

至於為何選擇用AI重建遺失的角落,而不是委託藝術家重新繪製?Erdmann 表示:「讓藝術家通過臨摹副本來重新創作雖然是可行之法,但這樣便會讓修復品滲入了屬於這些藝術家的手筆痕跡。而為了嘗試做到沒有藝術家人為之手的介入,於是轉向使用AI來修復。」

AI技術於這次修復用來解決一系列具體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由Gerrit Lundens製作的副本只有原版的五分之一,長度接近30cm。另一個問題是Lundens的繪畫風格與林布蘭不同,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如何將丟失的部份恢復到近似林布蘭的繪畫形式。

【延伸閱讀:林布蘭:《夜巡》與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自畫像畫家

AI部修補份九月拆除

Erdmann 創建了獨立的智能學習技術,訓練電腦學習如何執行特定任務來解決問題,當中會透過學習系統識別共享的細節,例如系統會發現《夜巡》原畫和 Lundens 副本之間的10,000 多個共同細節,透過掌握這些細節,AI運行數百萬次之後,透過移動和旋轉的形式推算近似林布蘭風格的板塊,修補遺失的部份。

《夜巡》重建版本周三於荷蘭國立博物館展出 ,修復部份將在九月拆除。AI 的複製品將打印在畫布上並輕輕上漆,然後將複製的面板連接到《夜巡》的框架上,覆蓋在不完整的原件之上,而重建的面板不會觸及林布蘭的原畫。

新聞來源:ARTnews

【人與物】系列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