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街市多在市政大廈? 建築變遷見證港英至今城市發展|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廣東話「街市」泛指有蓋的室內公眾街市。街市總有一個喺左近,若然要追溯歷史,可以從港英時代的城市發展談起。當時,無論街市規劃、設計、建造方面,都下了一番苦功。街市亦因應時代轉變及人口需求,發展出各種建築風格。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徐頌雯撰寫了《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裹的城市脈絡(1842-1981)》一書,嘗試理清香港近代街市發展的歷程,發掘街市所盛載的城市記憶。
文︰筆從心|原題:《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裹的城市脈絡》——港英時代城市記憶

九龍城街市(羅君豪攝)

西式有蓋街市

有蓋公眾街市由英國人引入香港,亦是英國佔領香港後最早興建的公共建築之一。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後發展皇后大道,並出租土地予華人聚居,形成了上、下兩個市場。1842年3月,維多利亞城八千多名本地人口中,華人小販佔了六百人,他們在街上擺賣,令環境擠迫、交通堵塞、衛生惡劣。當時的輔政司麻恭上將認為需要將小販集中管理,遂於1842年興建第一所政府街市,即第一代中環街市,將食物販賣由街頭搬入有蓋街市,以解決小販阻街及引發的衛生問題。1858年之前的街市興建均由私人承包,政府的總量地官只負責檢查街市建築是否達標,並將以往簡陋的棚寮搭建,漸改為以磚砌而成的室內市場。

中環街市舊貌內望(資料圖片)

由於私人承包制度出現壟斷,在缺乏競爭下食物質素欠佳,於是港英政府在1858年以《街市條例》收回規管公眾街市的權力,禁止私人售賣生肉和鮮魚,商販只能在街市營運,而政府則向商販收取廉價的租金,以穩定食物零售價格。在這時期之後興建的公眾街市均是街市建築群、室內街市及開放式街市,如1858年興建的中環街市,便是由多棟長條型房屋組成的建築群。1882年至1913年間,街市衛生情況受到關注,工務司署改良和重建舊街市的建築,新街市亦因應人口狀況,在維多利亞城以外的地方落成。工務司署亦開始引入多層街市以擴大空間,這些街市帶有西方建築風格,外牆的大窗口供室內照明和通風,內牆鋪瓷磚、地板鋪石米,方便清潔。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混凝土簡約風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社會動盪、食物價格急升,港府希望興建更多街市,引入競爭,從而降低糧食價格。可是,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令香港政府財政不穩,工務司署工作受到影響,因此工務司署負責興建的街市,一改以往西式建築風格而變得簡約。當時鋼筋混凝土被廣泛使用,混凝土比磚石堅固,價錢亦相對低廉,但只能透過模板定形,難以造出精緻的雕飾。

舊灣仔街市是香港僅存的包浩斯歷史建築(林若勤攝)

工務司署按照潔淨局的建議,於1913年至1939年間興建了二23個公眾街市,當中有19個便採用了混凝土平屋頂的簡約開放式設計。街市慢慢去除西式古典建築風格,如1932年西營盤街市由於受到資金和時間所限,放棄紅磚外牆的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而採用鋼筋混凝土,圍繞建築物的裝飾線只有混凝土橫坑紋,較為簡單;1937年興建的灣仔街市採用三角形的平面設計,每個角皆為圓角,以突顯現代流線型的外觀,外牆使用無玻璃的窗口改善室內採光及通風,風格簡約摩登,是現代風格的重要例子。

西營盤街市外(黃妍萍攝)

綜合市政大廈

到50年代,獲得牌照的私營糧食店可出售鮮肉和生肉,市民有更多選擇,使街市經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更多市民寧願前往較為方便的地鋪也不願到街市上層,因此街市上層的空置率偏高,政府開始研究單幢街市如何能夠充份利用建築面積,如嘗試將街市天台改建成遊樂場。直到80年代,政府決定放棄興建單幢式的獨立街市,改劃為綜合性市政大樓,務求善用土地。香港第一棟多部門、多用途的街市大廈是位於柴灣的漁灣街市,是將熟食中心和公共圖書館併入街市大廈的首例,經過數十年演變,成為今日的市政大廈。

九龍城街市於1988 年啟用,座落於九龍城市政大廈,佔地約三層。(資料圖片)

街市的建築風格見證香港歷史的變遷,因應社會不同時期需要,由起初的西式建築,轉為現代簡約風格,後來為了節省空間而演變成市政大廈。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街市的轉變正好反映當年的部門顧及社會大眾的需求。在網購方便的今日,街市仍是香港集體回憶的載體。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