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語原汁原味呈現香港文學 藏在飲江詩後的私密故事|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每一首詩背後也有一個故事,翻譯成為另一種語言後,又有更多的故事發生。謝曉虹和James Shea翻譯飲江詩集《搬石:飲江詩選》(《Moving a Stone: Bilingual in Chinese and English》) 時可謂心思處處,也讓香港文學及文化更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英語世界。由於翻譯需要涉及謹慎的研究和資料搜尋,即使是中文讀者,在詩集後的譯者筆記裏頭,也可能找到只讀中文原文未必發現到的背景故事,非常有趣。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藏於詩背後的私密故事──中英雙語詩集《搬石:飲江詩選》

圖:(左起)《開卷樂》節目主持黃怡、飲江、謝曉虹、主持馮傑。(圖片由香港電台提供)

飲江叔叔與「小炒王」

《搬石:飲江詩選》的封面也是另一個故事。封面的畫作是香港畫家楊東龍的作品「小炒王」,畫中以拼貼方式透視大排檔的不同空間:有備用的食材,有蹲下來休息的廚師,還有躺在帆布床的幫工。這種關於生活和勞動的片段,與飲江詩的題材十分配合。原來楊東龍也非常喜歡飲江的詩,謝曉虹形容,雖然他們一個作畫,一個寫詩,但二人的風格有相似之處。楊東龍筆下常以夢幻角度去看現實世界,例如熟食中心是貼地的生活實景,但畫家用十分佻皮的空間排列和色彩去呈現,與飲江的詩相映成趣。這個「封面故事」背後,原來藏有一個故事:飲江回想起自己十二、十三歲的少年時期,曾在大牌檔當過打雜!飲江說,以前自己在工作不忙時,也會像封面人物一樣,會找地方「攤抖」。飲江非常喜歡封面畫得如此寫實貼地,讓他覺得非常有趣。

中英雙語詩集《搬石:飲江詩選》書封(圖片由香港電台提供)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鹹魚店與新填地

飲江的詩十分「本土」,要將本土味濃厚、文字玩味又重的詩句譯成英文,既要傳神,又要保留當中趣味,實在不易。例如在〈鹹魚店(十四行)〉一詩:「吊在那裡很久了那鹹魚/上工頭一天我用叉/把它掛起來我便想/這鹹魚肉質彬彬的/任誰都會揀去它吧/但它一天天吊在那裏直挺挺的/一丁點兒鹽也沒見掉下來/今天該有人揀去它了/每天早上看著它每天我都這樣想/我每天都這樣想這樣想/漸漸變成了我每天的希望直到/今天老板過來跟我說/你呆頭呆腦像條鹹魚似的/明天不用上工了。」 鹹魚在香港文化中有語帶相關的意思,既指用來吃的鹽醃魚乾,也指死了的人。飲江就用本來形容斯文人的「文質彬彬」換成「肉質彬彬」去形容鹹魚,然後再在詩尾呼應這個玩笑,讓人叫絕。但要怎樣譯成英文呢?譯者就將「這鹹魚肉質彬彬的/任誰都會揀去它吧」這句譯成「this salted fish is so handsome/ surely someone is going to pick it」,以handsome去形容salted fish,保留了擬人化的玩笑,趣味盎然。但是單是翻譯實在難以完全詮釋詩中趣味,於是在書尾的〈譯者筆記〉中,用英文解釋清楚「肉質彬彬」這中文字的用法和意思,實在是用心良苦。

中式鹹魚(資料圖片)

謝曉虹認為,以翻譯推廣香港文學很重要,因為文學可以讓人更深層次地了解一個地方:「我覺得香港文學很特別,雖然是用中文,但和台灣、馬華和中國內地的中文也很不同,香港的中文有發展出自己的特點,所以希望有多些翻譯讓人知道香港有這麼多有趣、這麼好的作品。」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延伸閱讀:一場翻譯遊戲衍生雙語香港詩集 挑戰表達口語書面語分別

【延伸閱讀:公屋|得獎作家重現辦館人間煙火氣 最貼地反映基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