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佔時期官方出品香港明信片 美化戰爭以外還揭示什麼?|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寄明信片,曾經是去旅行的指定動作,憑著一張紙品,可以將旅行風光分享給遠方親友。現在每人手中都有一部智能手機,可以即時上傳沿途美景,明信片便慢慢地退流行了。從前,除了為一趟旅程作留念,明信片也能為時代留下見證,尤其是在艱難的歲月中,即使是一張紙片也來得異常珍貴。香港收藏家協會前會長張順光回憶起30年前,曾與朋友一起舉辦為期三個月的明信片展覽,想不到一場志在分享愛好的活動,居然讓香港興起了明信片收藏熱潮!當年不但得到各大報章宣傳,展覽場地也天天出現人龍。展覽後,張順光將收藏品出版成書,那本書又啟發了不少人,加入明信片收藏行列,其中一個就是陳照明。30年後,張順光與陳照明這兩位因明信片而結緣的收藏家,共同出版了《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與大家分享珍貴又富有歷史價值的收藏。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一片時代的見證 ──《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

日佔時期的香港印象

1992年,張順光與兩位朋友以「20年代的香港」為題準備展覽。張順光說:「1920年代的香港很美麗,與上海是Twin Cities,當時的建築物很有代表性。」二三十年代的香港是充滿生氣的魅力城市。可是到了40年代,日本佔領令整個城市變了色調。張順光分享說,在收藏界,「日佔時期」的收藏品具有獨特價值,除了當時家家戶戶也被逼換購的軍票之外,即便是一張相片、甚至一張單據,收藏價值也十分高。2021年是抗日戰爭80周年,張順光與陳照明特意出版了《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收納了由戰前,至戰爭中期,以至1945年戰後共120多幀明信片。兩位作者稱,蒐集這批明信片難度非常高,一來是因為戰爭時期大部分平民忙於保命,物品的保存也來得困難;二來在戰爭時期,所有明信片也是由日本官方出品,不輕易落入平民手上;第三是因為戰後香港交回英國管治之後,殖民政府也不想保存這些不光彩的物品。因此,這些記錄了香港40年代面貌的明信片很難找到,收藏家由日本鄉鎮以至世界各地洽購收集回來。「80年後仍在市面上見到是很幸運的」,張順光感慨地說。

《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書封(圖片由香港電台提供)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充滿政府意識的明信片

世上第一張明信片於1869年由奧地利郵政局發行,後來逐漸在歐洲以至全世界興盛起來,成為讓遊客、商人及船員購買的紀念品。明信片的誕生是為了與人分享風土人情以至歷史文化,可是到了戰爭時期,明信片便成為政治宣傳品。明信片在日語稱為「繪葉書」,1904年的日俄戰爭是日本明信片的轉折時刻,為了動員全國民眾投入戰爭,日本政府大量發行以日俄戰爭為主題的明信片,更逐漸成為美化戰爭的工具,軍方對軍人寄回國內的明信片由圖像以至書寫內容也加以審查。這些明信片所展現的,都是日軍佔領地的繁榮美好,例如攝於彌敦道的明信片,畫面是日本士兵牽著小孩過馬路,暗示皇軍珍惜人民的一面。張順光稱,這些照片如「劇照」一樣地擺拍,相信是經精心設計的官方宣傳品。除了照片之外,當時日本會派畫師在前線當隨軍畫家記錄戰爭,甚至繪畫出香港政府向日軍投降的情景。然而當時的畫師會美化所見之景象,所以在收藏的角度,照片價值較高。

書中這批明信片帶讀者由日本角度看香港,未能反映當時民間苦況,但仍然記錄了不少當時香港的城市面貌和社會環境,極度珍貴,值得大家慢慢欣賞。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開卷樂其他文章:香港人喜以「文化沙漠」自嘲 其實只代表不搞藝術?

【開卷樂其他文章:一碗茶細看時代變遷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