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街頭壁畫 重看衝突之源|異域旅者|銀乙專欄

撰文:銀乙
出版:更新:

離開曼城後,還未想回倫敦,便轉往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Belfast)看看。母親在1993年到北愛爾蘭出差,回來後總説愛爾蘭和北愛爾蘭比英國更具特色,於是2017年,在歐洲留學的我,也拉着朋友到北愛爾蘭一遊。

(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時,我和朋友走馬看花,沒有認真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連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分開的原因也不知道,隱約記得當地有很多描繪槍支的宣傳壁畫,感覺陰森。

這次,我們決定在貝爾法斯特停留一個多月,終於稍揭開這地的神秘面紗。

一般認為,北愛爾蘭和英國的問題源於宗教紛爭,因為大部分支持北愛爾蘭留英的是新教徒(Protestant),支持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統一的是天主教徒(Catholic),但這説法並不完全正確,這根源或不是宗教勢力爭奪,只是純粹的北愛去留爭議。

德里(Derry)是北愛第二大、愛爾蘭島第五大城市。在貝爾法斯特遇見的人,都向我們推薦德里。這是愛爾蘭僅存的圍城,也是歐洲數個仍有完整圍牆的城市之一。初到德里,只覺那裏潔淨清新,悠閒安靜,很難想像這是北愛爭端的起源。

(圖片由作者提供)

1921年,愛爾蘭正式獨立成國,北愛爾蘭則納入英國版圖。兩派人民衝突不斷,新教徒在德里築起圍牆,禁止天主教徒住在城裏,同時,天主教徒不得參與政府事務、從商,或在私人機構擔當要職。城外衛生環境惡劣,家中沒有獨立廁所,如廁要到室外的公共廁所。

城內的新教徒坐享一切權力,大多生活富庶。德里政府設選舉機制,讓市民票選議員,雖當地有超過1萬2千名天主教徒,數千名新教徒,但在1921年選舉中,共和派(支持愛爾蘭統一)只佔8席,其餘12席都是保皇派(支持北愛留英)。

這結果並不意外,因制度根本不利親愛爾蘭派的議員獲勝。商人、政手持數張選票,基層市民不是人人有票,這確保相對貧窮的天主教徒擁有的票數不超過整體的一半,保皇派至少獲得12席。

在不公的制度下,天主教徒不能透過個人努力,或選舉來改善現況。長久下來,民怨加劇,越來越多的天主教徒要求取得同等公民權利,同時讓愛爾蘭島正式統一。

(圖片由作者提供)

自1940年起,當地的反政府示威、衝突有增無減,然後,天主教徒大多的和平示威的申請也被定義為「非法」,遭官方拒絕。

北愛隱憂存在多年,普遍認為,問題真正爆發是在1968年。面對多年不公待遇,天主教徒強烈要求更改選舉制度,在當地展開民權運動。他們的訴求,換來英國皇家警察的暴力鎮壓,德里居民甚至要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築起路障,防止警察來「保護」天主教徒。

當時衝突持續惡化,北愛政府請求英國政府協助,平息民怨。英國政府先後派出警察、軍隊前往當地,剛開始,共和派對英軍前來表示歡迎,還為英軍送上食物、物資,但逐漸,德里居民發現那些本應是來協商、解決問題的人,並不如他們想像般公正。

英軍多次被指控對沒有手持武器的示威者行使不必要的武力、偏袒保皇派。

+3

1972年,北愛衝突達至高峰,多達500人喪生,當中超過一半是平民,成為世界輿論焦點。

1972年1月30日,一個北愛人永不會忘記的日子。那天是星期日,一大早,德里街頭便滿是展開民權運動的示威者,他們當中有老有少,唯一相同的,是大多手無寸鐵。遇上英軍使用水炮、催淚彈和橡皮子彈驅逐,他們當中偶然有人向英軍投石還擊。

收到上級指令,英軍開始對群眾亂槍實彈掃射,一百多發的實彈,導致14人死亡,當中年紀最小的只有17歲,最年長的也不過59歲。

是次事件被稱為「流血星期日」(Bloody Sunday)。

儘管從當時目擊者和記者所拍錄像可見,死者並無手持武器,很多人是在逃避英軍追捕途中中彈身亡。為了合理化指令,英方一直堅持所有死者都持有武器,並嘗試傷害英軍,英軍是為了安全才開火還擊。但在那一天,英方沒有收到任何英軍傷亡報告。

顯然,這説法不獲德里居民接受,是次事件也加劇了兩派之間矛盾。共和派認為英國沒有公義可言,爭取民權不再是最終目標,讓愛爾蘭民族正式統一才是。

英國就是次事件展開過兩次調查,第一次調查結果出爐,英方堅稱所有死者都是恐怖分子,讓愛爾蘭人大為不滿。第二次調查在26年後,即1998年展開,史稱"Saville Inquiry”,所有愛爾蘭人都期望這次調查能很快帶來公義,沒想到,又要再等12年。

2010年6月15日,德里居民圍繞着城中心的教堂,他們終於等來了第二次調查的結果。時任英國總理大衛·卡麥隆在此宣布調查結果:英軍無理開火,擊殺逃離的平民和那些協助平民的人,同時參與的士兵編造謊言,試圖掩蓋真相。隨後,卡麥隆公開致歉。德里居民等了長達38年時間,才換來一個遲來的道歉。

(圖片由作者提供)

儘管都是英國人,但英國其他地區的民眾都對這類資訊認識不深,英國媒體一直不主張報道有利愛爾蘭統一的文章,當年的報道也在極力掩蓋英軍的暴行。

在英國,愛爾蘭共和軍一直被定性為恐怖組織,進行分裂國家的運動,但在愛爾蘭,共和軍卻受到很多民眾愛戴,被看作為統一國家而戰的勇士。

在英國境內,關於愛爾蘭衝突的資訊不多,但北愛卻保留了很多當年資料和歷史遺跡,提醒人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傷痛。德里的博物館圖文並茂,詳細講解當年北愛人如何受到英軍打壓。博物館職員說,只有在北愛才找到這類記載,英國本土不容許有礙英國形象的博物館存在,同時,英國也不敢將德里博物館遷拆,擔心此舉引發新一場血戰。

走在貝爾法斯特街頭,隨處可見關於北愛衝突的壁畫,展現民眾傷亡情況。我們所住民宿的老闆David,帶我們在城裏逛了一圈,他是位退休消防員,在衝突數十年間經歷無數風雨,他能準確説出不少壁畫中的人物是誰,還告訴我們,他好幾個好友,也在衝突中喪生。

街頭有許多空置房屋,David說這些房屋在以往衝突中遭破壞,屋中有人傷亡,當地政府決定這類房子一律嚴禁清拆重建,讓歷史得以保存。

隨後,David帶我們到市中心的The Crown酒吧,酒吧位於The Europa Hotel對面,這所酒店堪稱「史上被炸得最多的酒店」,酒店是當地地標,英國人所建造,衝突期間,酒店一共被炸36次,而The Crown酒吧同樣受到牽連。現時酒吧有不少當年被炸痕跡,玻璃上有很多裂痕。當地人沒有去維修,而是選擇把這些痕跡保留下來。

北愛人David不斷慨嘆,衝突中受苦的永遠是群眾,大部分群眾,不管立場如何,都不想流離失所,痛失家園。真正希望激起衝突的只佔少數,大部分人都是衝突的犧牲品。如今David的子女已移居國外,北愛經濟普遍不好,年輕一代都不想留在這裏。

(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們在貝爾法斯特期間,剛好電影《Belfast》上映,電影講述北愛衝突中,一個新教徒家庭去留的抉擇,引發觀眾對歷史的思考。對於在北愛出生和成長的人來説,無論家園變得怎樣,還是不願離去,但為下一代幸福著想,越來越多人決定離開這個地方。

如電影《Belfast》最後說,這篇文章:「獻給離開的人,獻給留下來的人,也獻給我們失去了的人。」

(標題由編輯擬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銀乙,希望通過文字,分享旅途教給我的那些事,讓更多人看見,世界各地不一樣的人生。